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层层深入三步教朗读.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层层深入三步教朗读.doc

层层深入 三步教朗读 ——听名师贾志敏老师教《脚印》后有感 古松学校 李慧 一年级如何教好朗读?对于我们新老师来说,这可是个不小的难题!听了贾老师的《脚印》一课,我收益颇丰,毫不夸张的说贾老师可谓是为迷茫、困惑的我指明了方向。在这里我结合这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我的心得。 课标上对一二年级阅读能力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何达成这三个目标呢?贾老师采取了层层深入、渐进式三步教学法。 首先是明要求:教师示范读,学生聆听,让学生感受怎样读是对的。只有在朗读前先明确要求并作出示范,才能有效避免学生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的唱读。这里贾老师自身的朗读功力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他朗读起来,停顿清晰,节奏分明,读法自然,流畅如说话。贾老师的朗读同时也使我们警醒,课堂的朗读指导要避免两个过度:一、指导方法运用的过度。为了让学生读好,老师们常常设计许多方法,如用饱含激情的煽情语言和音乐渲染来诱发学生的情感,又是指名读、又是配乐读,左读右读,非要让学生读出老师要求的“味儿”来,有时适得其反,反而走味儿。其实教师示范本身就是最直接最朴素而有用的方法。二、教师自身朗读的过度。出于对“有感情”的误读,我们自己在朗读时,有时会过火,模糊了“朗读”和“朗诵”的概念,会拿腔拿调,表演性质太浓。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加强自己的朗读能力,避免示范的过度。 接下来第二步是模仿读:抽读,学生模仿,教师评价,告诉学生哪种读法是错的。在这一步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贾老师的课堂评价。“会了,可惜的是轻了一点儿。”这是在提醒学生朗读时声音要响亮。“老师、同学又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要注意呀!”这是在提醒学生要读得不紧不慢有节奏。“你读得不错!不错是什么意思?是马马虎虎。谁能读得‘更好’?”既肯定学生的水平,同时提出更高一层的要求。“读得真好听,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是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这是提醒并鼓励学生要有表情地读。“你读得最好的是最后一句话,很有味,请再读一遍。”这是对学生的赞赏和肯定。“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这是对学生朗读时的站姿和神态提出要求。大家注意到了吗?贾老师的这些评价基本上都是鼓励,就算是批评,也是风趣幽默婉转的,绝对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比起我课堂上千篇一律的“读得真棒!”“读得好!”“很好!”,贾老师的评价显然更全面、更有针对性。这样一来,学生听了,不仅明白了自己的得失,还明白了自己怎样读才能读得更好。看来,评价只有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才能真正使学生“听入耳”、“听进心”。 接下来的第三步是理解读:这里抽读、示范与指导相结合。老师以重点词句为抓手,创设情境,读出感情,告诉学生怎样读是美的。比如《脚印》这一课,如何指导学生读出小画家们欣喜、快乐的心情?贾老师准确地抓住了“你看,你看,”这一处的文字加以指导:粗看这两个“你看”没有什么,但细细分析,第一个“你看” 是小动物在相互提醒,因此要读得慢;第二个“ 你看”小动物们已经激动兴奋起来了,要读得快而急。贾老师一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懂了两个“你看”该怎样读。除了以重点词句为抓手,贾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创设情境。比如《脚印》一课在讲解课文之前,贾老师先朗读了一首儿歌《雪地里的小画家》,“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