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新闻语言
广播台、通讯社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从今晚开始,我们用六个晚上的时间来对大家的新闻写作做一个简单的培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新闻写作的语言来展开交流。
一、新闻史概述
新闻对于全世界来说应该是一个新兴的事业,从我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年月日英国基督教传教士伦敦会的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刊世界上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唐朝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宣称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三、新闻的要素
一、五个“W”和一个“H”
新闻要素,一般被人简要地概括为五个“W”一个“H”,这分别是六个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 母,它们的意义是:
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何果(How)
上述的六个要素对于每一篇新闻来说都是重要的。人们阅读新闻,无非是想知道什么时间在 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件,涉及了哪些人物,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这些要素不清楚或不完全,读者在理解时就会遇到障碍,无法准确地了解事件和它的意义。
但新闻要素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僵死的、一成不变的。
四、新闻语言
(一)、新闻语言的特点:
1、准确性
准确性,包括以下含义:
①在时间、空间、形态、色彩等方面,语言的能指与客观事物之间的高度吻合。
②对事物属性、特征——也就是“质”的判断尽可能没有偏差。
③对事物的数量、程度——也就是“量”的把握精确无误。
④排除主观臆断和以偏概全。
⑤慎用可能产生歧义的词语。
为了做到准确无误,西方新闻作者用词十分谨慎。例:一名银行职员琼斯从他五楼的宿舍跳下来自杀身死,但记者赶到现场时,警察和法医都不敢做出肯定性的判断。这时如果记者写成“琼斯从五楼跳下去摔死”,一个“跳”字就意味着琼斯是自杀的。但是万一最后警方确认是他杀,报道岂不是失实了吗?如果说成“被推下来摔死”,就又肯定了他杀,排除了自杀的可能性。这时用中性词“掉下来”最为准确。
2、白描性
新闻不仅要准确,还要形象生动,在写作中免不了要使用描写手法。一般地说,描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修饰性较强的表达方式,与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有一定的悖离。但描写也可以是客观化的。
按照描写的风格和详略的不同,描写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两种类型。
细描也叫工笔,是一种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方法。它的色彩感和装饰性都很强,较多地偏重于某一事物所引起的主观感受,不太注意事物的原始形态。从遣词造句方面看,它较多使用形容词、副词,大量使用比喻、夸张、象征、对偶、借代等修辞手法。我们看一段细描的实例: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松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 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能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 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
——朱自清《绿》
可谓极尽装饰、铺排之能事。这样的描写在文学中常见,要是出现在新闻中,就显得过于华而不实了。
新闻中用的描写是白描。白描是绘画的一个术语,指只用线条勾勒出来,不用色彩,也不讲究明暗层次,廖廖几笔画出事物形体姿态的绘画方法。在写作中,也可以借鉴这种绘画的方法,只不过构成形象的质料不同罢了——绘画用颜料,写作用文字。
3、大众性
新闻语言的大众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便大众阅读
新闻是写给民众看的,语言不能追求深奥、典雅和华丽,而要追求通俗化和朴素性。
美联社在发给记者的《写作手册》上提出这样的要求:“尽量使用常用词汇。记住,美联社的工作并非在于扩大读者的词汇量。如果你不得不使用读者可能不熟悉的词,那就必须对该词作解释。”转引自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1997年10月版,第203页。
不仅如此,在一些新闻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记者们还被要求尽量少用形容词和副词,以保证语言的通俗、朴素和客观。我国的名记者也有类似言论。陆拂为在谈到他和穆青合作的那篇著名的长篇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时说:
“我总觉得,形容词和修饰语的级别越高,效果往往反而越差。我们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可有可无的形容词删除。例如,《嘱托》第三段开头一句话是‘林彪反党集团被历史的洪流冲走了’。有的同志看到清样后认为不解恨,建议添上‘万恶的’三个字。但我们认为事实本身已很能说明问题,不必再增加什么了。我们歌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