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春_温_.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类型 (1)按发病病机浅深: 发于气分——病机较浅——轻 发于营分——病机较深——重 (2)是否兼表: 兼有表证——新感引动伏气 不兼表证——伏邪自发 辨证环节: )初起在气在营 发于气——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发于营——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察表证之有无 不兼表——伏邪自发 兼 表——新感引动伏气 )审特异性症状——昏、痉、厥、脱、斑疹或出血 4、阳气暴脱 症状:热势骤降,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冷汗淋漓,皮肤见花纹,斑疹成片,色紫暗,肢端青紫,呼吸弱,血压低,舌淡,脉微细欲绝。 辨证要点:以身热骤冷、冷汗肢厥、斑疹紫暗、脉微欲绝为主症。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回阳救急汤。 5、热盛动风 症状:高热不退,头痛头胀,烦渴,烦闷燥扰,甚则狂乱、神昏,手足抽搐,或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舌干红绛,脉弦数。 辨证要点:以高热、烦渴、痉厥为主症 治法:清热凉肝息风。 方药:羚角钩藤汤。 6、热灼真阴 (1)真阴亏损 症状:身热不甚,日久不退,午后面部潮红,或颧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齿黑,或心悸,或神倦耳聋,舌质干绛,甚则紫暗痿软,脉虚软或结代。 辨证要点:以身热不甚,手足心甚于手足背,舌质干绛,甚则紫暗痿软为主症。 治法:滋补肝肾,润养阴液。 方药:加减复脉汤。 (2)阴虚风动 症状:低热,手指蠕动,或口角颤动,两目上视或斜视,筋惕,心中作痛,时时欲脱,形消神倦,齿黑唇裂,舌干绛或光绛,脉虚弱或细促。 辨证要点:以手指蠕动、舌干绛、脉虚为主症。 治法:滋阴养血,潜阳息风。 方药:三甲复脉汤或大定风珠。 (3)阴虚火炽 症状:身热不甚,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或薄黑而干,脉细数。 辩证要点:以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脉细数为主症。 治法:清心火,育肾阴。 方药:黄连阿胶汤。 7、邪留阴分 症状: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苔少,脉沉细略数。 辩证要点:以夜热早凉、舌红、脉细数为主症。 治法:滋阴清热,搜邪透络。 方药:青蒿鳖甲汤。 * * 温病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 —春 温 病案举例 沈××,女,53岁,农民。1992年2月7日急诊。急诊号:4364 病史:据患者家属介绍,患者上午自诉身体不适,恶寒,发热,头痛,饮食减少,但仍能坚持做家务,未能就医。到晚上9点时,患者突然出现昏睡,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急送医院。 症状:患者呈昏迷状态,面色发红,呼吸粗大急促,苔薄黄,舌红绛。 检查:体温39.8℃,脉搏98/分,白细胞计数:总数21000/mm3, 中性90%,淋巴10%。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项有抵抗感,下肢有散在出血点。 思考: 1、本病的中医病名。 2、本病例的病因病机。 3、确立治则和治法。 4、选择处方。 概述: 1、定义:感受温热病邪而引起的,发生于春季,以发病急骤,初起即有明显里热症候,病情较重,变化较多,后期可伤及肝肾阴液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种急性热病。发生于春季。 2、沿革: 《内经》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伤寒补亡论》指出春温也有新感者:“冬伤于寒,至春而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 《医经溯洄集》提出本病的治则是“清里热”。 叶天士提出:春温属伏气温病,“藏于少阴,发于少阳”,也有“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 病因病机: 病因:温热病邪(即传统所说的 “伏寒化温”)《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发病条件: 内因:阴精素亏(《素问·金匮真言论》: “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外因:时令之邪引发(新感引发)、另 有“伏邪自发” 病机演变: 热郁胸膈 热灼胸膈 发于气分(少阳) 热盛阳明 兼阴液亏虚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