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几道荆州菜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docVIP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几道荆州菜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几道荆州菜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doc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几道荆州菜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摘要: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了几道荆州菜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重点探讨了如何在了解荆州菜名的文化内涵的前提下,结合功能对等理论对其进行准确翻译,旨在对荆州菜名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传递。   关键词:荆州菜名   文化内涵 功能对等理论翻译      一、引言      目前关于中文菜名的翻译,国内学者朱葆琛(1992)在《最新汉英旅游词典》中列举出约600种中文菜名的英文翻译。任静生(2001)在《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一文中归纳提出了6种具体实用的英译方法。包括直译法、直译十释意法、意译法、“移花接木”法、音译+释意法、“随机应变”法。李郁青(2002)在《中国菜式命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一文中阐述了四大菜系的文化内涵和中国菜式命名的特点。郭廉彰(2003)在其主编的《简明汉英中外旅游词典》中详细列出了4000多种中文菜名的英文翻译。黄芳(2007)在《中餐菜单译法研究》一文中指出了4种中式餐名的翻译方法,即以主料开头,以烹制方法开头,以形状或口感开头及以人名和地名开头的翻译方法。2007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北京市商务局编制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列出了翻译原则,规范了2753道中餐菜名的英译名。   本文拟从功能对等理论探寻鄂菜中荆州菜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旨在对荆州菜名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传递。      二、荆州菜名的文化内涵      荆州菜由武汉、荆州、黄州三种地方风味菜构成。荆州菜以烹制淡水鱼鲜见长,以各种蒸菜最具特色:用芡薄,味清纯,善于保持原味。例如:   1 龙凤配   “龙凤配”是古荆州的传统名菜,有千余年历史。   传说三国时期,东吴为了讨回荆州,施用了美人计,骗刘备过江招亲。诸葛亮将计就计,东吴弄巧成拙,使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当刘备偕夫人孙尚香不安地从东吴回到蜀国时。诸葛亮张灯结彩,大摆宴席,为主公接风,并令当地厨师做了许多既有当地特色,又有吉祥寓意的佳肴。其中最有寓意的吉祥菜便是“龙凤配”。其以大黄鳝和风头鸡制作而成,大黄鳝象征着龙,凤头鸡象征着凤。这两样菜都是美味佳肴,但味道各异,将这两样菜放在一个盘子的两边,寓意着刘备和夫人夫妻恩爱。此菜传到民间,一直流传至今。   2 鱼糕   鱼糕是荆州一带特有的风味,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为人称道。传说舜帝携女英、娥皇二妃南巡,过江陵(荆州)一带时,娥皇困顿成疾,喉咙肿痛,唯欲吃鱼而厌其刺,于是女英在当地一渔民的指导下,融入自己的厨艺,为娥皇制成鱼糕。娥皇食之,迅速康复。舜帝闻之,大加赞赏。鱼糕从此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   3 皮条鳝鱼   皮条鳝鱼是沙市的传统名菜,已有数百年历史。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监利人朱方哲任台湾宜兰县令,当地发生鳝鱼打洞拱垮田界纠纷,他叫随去的荆帮厨师特备以鳝鱼为原料的筵席,请原被告一起品尝,提倡大家捕食缮鱼,从根本上解决纠纷,从而把食鳝的习俗传人台湾,成为佳话。此等以鳝鱼为主料,制熟后犹如皮条而得名。又以形如竹节,也叫竹节鳝鱼。   4 冬瓜鳖裙羹   “冬瓜鳖裙羹”是荆州的一道传统名菜,它是用肥大的雄鳖(又称甲鱼)的裙边和嫩冬瓜,加鸡汤、调料焖煮、清炖而成。据《江陵县志》记载,北宋时,宋仁宗召见荆州人张景,问他江陵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张景回答说:“新粟米炊鱼子饭,嫩冬瓜煮鳖裙羹。”可见,“冬瓜鳖裙羹”在宋代就闻名于世了。   5 千张肉   用五花肉为主料制作而成,是湖北江陵地区传统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   相传唐代有一个宰相,名叫段文昌,是远近有名的美食家,也是一位烹调高手。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自编了菜谱若干卷。“千张肉”这道名菜就是他首创的。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老家省亲,当他宴请亲朋好友时,厨师做了许多菜,其中有一道形如发梳,称之为“梳子肉”,块大肉肥,几乎无人食用。宴罢,段文昌提出了改进的技法,他让厨师将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炸胡椒换成黑豆豉,并增加葱和姜等作料。数日后,段文昌要离别家乡,再次宴请乡亲。厨师照他的指点重做了“梳子肉”。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客人争相品尝,食罢纷纷询问此为何菜?段文昌见此菜肉薄如纸。便随口取了个名字:“千张肉”。于是,这道菜便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和大小饭店,一直流传至今。      三、功能对等理论与荆州菜名的翻译      Eugene A,Nida(2001)在Language and Culture-con- texts in translating一书中阐述了功能对等的理论。功能对等最低的、现实的定义可以表述为“读者对译本的理解程度应该达到能够想象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