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人类对光和光的本性的认识 光学和几何学、天文学、力学一样,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学科,也是当前科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前沿阵地之一。 光学的发展史,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 。 1.萌芽时期 。 2.几何光学时期 。 3.波动光学时期 。4.量子光学时期 。 5.现代光学时期 。 萌芽时期 从我国春秋战国的墨翟(公元前468-376)开始直到以后的二千年之间,可谓光学的萌芽时期。它是光学发展史上缓慢前进的年代。在这一时期中,一方面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进行了实验和观察;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发明了透镜、凹面镜,并应用于实际。 萌芽时期 最早且有据可查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翟及其弟子的工作。 欧几里德(古希腊,公元前330—275)也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性,他在《光学》一书中写道:“我们假想光是以直线进行的,在线与线间还留出一些空隙来,光线自物体到人眼成为一个锥体,锥顶在人眼,锥底在物体,只有被光线碰上的东西才给我们看见,没有碰上的东西就看不见了”。 萌芽时期 公元二世纪,托勒密(希腊人,公元70-147)研究了折射现象,写了《光学》一书,书中记载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得出一系列数据。他认为折射角和入射角成正比。 阿尔一哈金(阿拉伯人,公元 965-1038)首先发明了凸透镜,并对它进行了实验研究,所得的结果接近于近代关于凸透镜的理论。 萌芽时期 1299年,阿玛蒂(十三世纪)发明了眼镜。因此到15世纪和16世纪纪,凹面镜,凸面镜,眼镜,透镜等光学元件已相继出现。 我国宋代的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极为丰富的几何光学知识。 我国元代的自然科学家赵友钦(1279—1368)著有《革象新书》,书中记有“小罅光景”的大型光学实验,其中讨论了物体表面照度与光源发光强度以及距离之间的关系。 几何光学时期 从时间上来看,大约包括十七、十八两个世纪,这是光学的转折时期。在这期间建立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为几何光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了扩大人眼的观察能力,出现了一些光学仪器。 如李普塞(荷兰人,1587-1619)所制作的第一架望远镜的诞生、促进了天文学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延森(1588—1632)和冯特纳(1580-1656)最早制作了复合显微镜,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几何光学时期 1609年,伽里略(意大利人, 1564—1642)制造了用凸透镜做物镜,用凹透镜做目镜的伽里略望远镜。他的不朽的功勋之一是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天空,当时的目的是为了证实哥白尼(波兰人。 1473—1543)的日心说。 开普勒(德国人,1571—1630)汇集前人的光学知识,于1611年发表了《屈光学》一书。书中记载:他研究了折射现象,断定托勒密关于折射定现的结论并不正确, 折射定律的建立 有两个创始人,一个是荷兰数学家斯涅耳(荷兰人, 1591-1626),斯涅耳于 1621年,从实际测量中抽象出这一定律,这一定律的表述是在斯涅耳去世后,于1626年在他的遣稿中找到的。 另一个是苗卡儿(法国人,1596—1650),笛卡儿虽然倾向于光的波动说,但在解释光的折射时,又把光看作由无数小球组成。因此,他是从光的微粒观念中推导出折射定律的。在1637年出版的《折光学》一书中,他第一个正式公布具有现代形式的折射定律,把余割之比换成了正弦之比。 几何光学时期 费马(法国人,1601一1665)在1657年,首先指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所走路程取极值的原理,并根据这个原理,推导出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到十七世纪中叶,已经建立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从而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以上理论是从光的直线传播作为基础的,但在实际观察中也存在违背这一原则的现象。如格里马(意大利人,1618—1663)等人首先观察到衍射现象。 几何光学时期 胡克(英国人,1635-1703)也观察到了衍射现象,并和玻义耳(英国人, 1627—1691)独立地研究了薄膜所产生的彩色干涉条纹。以上这些都是波动光学的萌芽。 到了十七世纪后半叶,牛顿(英国人,1643-1727)和惠更斯( 荷兰人, 1629一1695)等对光的研究,才真正把光学引上了发展的道路。 牛顿光学上的伟大贡献 在1704年出版的《光学---论光的反射、折射、弯曲和颜色》一书中,书中描述了他所做过的实验和所得出的结论。 首先,他为了改善望远镜头而磨制三棱镜,从而发现了色散现象。证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复合而成的 。 几何光学时期 牛顿的另一个实验是这样进行的,他用一块长纸板,一半涂成鲜红色,另一半涂成兰色,把它放在窗户边,通过一块玻璃棱镜来观察它。他发现:“如果把棱镜的折射棱角朝上,使纸板由于折射看起来好象是被抬高了。那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深入学习跨国公司管理经验持续推进集团公司管理变革——长安集团公司学习跨国企业管理经验调研报告.ppt
-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ppt
- 深入贯彻十七届党的五中精神.ppt
- 深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管理办法.ppt
- 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赛会志愿者招募主题班会.ppt
- 深圳航空全年策划案.ppt
- 深圳龙岗碧湖国际商业街招商策划案.ppt
- 深度挖掘客户价值.pptx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思考题.ppt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3章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2.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