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一)红外光谱的原理 红外吸收光谱是物质的分子吸收了红外辐射后,引起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而形成的光谱,因为出现在红外区,所以称之为红外光谱。由于物质对红外光具有选择性吸收,因此不同物质便有不同的红外吸收光谱图,据此可判断物质的种类等,这就是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的依据。 其中,远红外光谱是由分子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转动光谱;中红外和近红外光谱是由分子振动能级跃迁产生的振动光谱。只有简单的气体或气态分子才能产生纯转动光谱,而对于大量复杂的气、液、固态物质分子主要产生振动光谱。目前中红外区是研究最多的区域。 工作原理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是红外光谱仪器的第三代。FTIR 没有色散元件,主要由光源、Michelson 干涉仪、探测器和计算机等组成。光源发出的红外辐射,经干涉仪转变为干涉图,通过试样后得到含试样信息的干涉图,有电子计算机采集,并经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吸收强度或透光率随频率或波数变化的红外光谱图。 2. 仪器主要部件 (1)光源 FTIR 要求光源能发出稳定、能量强、发射度小的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通常使用能斯特灯、硅碳棒或涂有稀土化合物的镍铬旋状灯丝。 (2)Michelson 干涉仪 Michelson关涉仪示意图 FTIR 的核心部分是Michelson干涉仪(见上图)。在相互垂直的M1和M2之间放置一呈45度角的半透膜光束分裂器BS(beam splitters),可使50%的入射光透过,其余部分被反射。当光源发出的入射光进入干涉仪后被BS分成两束光——透射光Ⅰ和反射光Ⅱ。其中,透射光Ⅰ穿过BS被动镜M2反射,沿原路回到BS并被反射到探测器D;反射光Ⅱ则由固定镜M1沿原路反射回来,通过BS 到达D。这样在D 上所得的Ⅰ光和Ⅱ光是相干光。 如果进入干涉仪的是波长为λ的单色光,开始时因M1和M2与BS的距离相等(此时称动镜M2 处于零位),Ⅰ光和Ⅱ光到达D时位相相同,发生相长干涉,亮度最大。当M2移动入射光的λ/ 4距离时,则Ⅰ光的光程变化为λ/ 2,在D上两光相差为180度,则发生相消干涉,亮度最小。因此: 当动镜M2移动λ/ 4的奇数倍时,则Ⅰ光和Ⅱ光的光程差为λ/ 2的奇数倍,都会发生相消干涉; 当动镜M2移动λ/ 4的偶数倍时,则Ⅰ光和Ⅱ光的光程差为λ/ 2的偶数倍(即为波长的整数倍),都会发生相长干涉。 而部分相消干涉则发生在上述两种位移之间。 (3)检测器 即上述之探测器D,一般可分为热检测器和光检测器两大类。 (4)记录系统 为红外工作软件。 (二)FTIR 的优点 1. 具有扫描速度极快的特点,一般在1 秒内即可完成光谱范围内的扫描; 2. 光束全部通过,辐射通量大,监测器灵敏度高; 3. 具有多路通过的特点,所有频率同时测量; 4. 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 5. 具有极高的波数准确度; 6. 光学部分简单,只有一个可动镜在实验过程中运动。 (三)仪器构造 仪器正面 仪器背面 1.样品室 2.湿度指示器 3.打印机接口 4.以太网接口 5.键盘接口 6.鼠标接口 7.USB接口 8.电源接口 9.电源开关 仪器内部构造 (四)红外仪器操作 1. 开机:启动红外主机━启动计算机━打印机。 2. 预热:预热1小时以上。 3. 打开红外软件━光学台V(说明自检正常)。 4. 压片:干燥样品、KBr━研磨━压片(压力控制15Mpa)。 5. 做背景:(1)点击采集━点击实验设置━(在背景光谱菜单中)点击采集样品样品前采集背景━分辨率(固体选4)━扫描次数(16)━填写实验标题及描述━点击确定。 (2)点击采集样品(col smp)━输入谱图标题━点击确定。 (3)放入纯KBr压片━做背景采集。 6. 测试样品:放入样品压片━做样品采集。 7. 数据处理。 样品的安装 压片机 (五)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1. 仪器应摆放在有良好静电释放、无震动、无阳光直射、无粉尘的实验台上,并配有密封罩。 2. 电源要配有稳压电源,并良好接地。 3. 湿度应控制在20%-50%,要配有抽湿机。并定期检查湿度指示窗口,正常应为鲜艳的蓝色,变为浅蓝色或蓝白色时应立即更换仪器内的干燥剂。 4. 仪器温度应控制在16℃-25℃,并保持恒定。 5. 打开仪器外罩时应注意: (1)关闭仪器开关,拔掉电源线和数据线。 (2)释放人体上的积累静电(如触摸金属物体)等,以免静电对仪器的电子线路产生严重损伤。 (3)仪器内有激光器,打开外罩后不要开启电源。 (4)不要用手触摸仪器内的光学部件。 (5)不要用湿布或化学试剂清理仪器外罩和仪器内部。 6. 若使用强腐蚀性样品或试剂应在通风柜内进行,以防止样品或试剂对仪器的电子线路、光学部件等造成腐蚀或损坏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