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节利用地震观测技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中国地震信息网
第七节 利用地震观测技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一、三峡地震台网(应附三峡地震台站分布图)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国家计划在长江三峡地区建设巨型水利枢纽——三峡工程,为评
定该地区的地震烈度,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李善邦先生主持下,组建三峡区域地震考察
队,刘多棫任队长,费崇义协助。参加者有季同仁、华祥文、周志群、邱同芝、李国富等。
长江流域办公室派员协助。
该队的主要任务是组建地震台网,观测地震活动情况。1958 年 7 月在宜昌市镇镜山建成
第一个台站,次年先后建了三斗坪(宜昌市)、巴东、兴山、火烧坪(长阳县)等台站,形成
了三峡区域地震台网。
各台装备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仿苏高灵敏度哈林地震仪,电流计照相记录,大体上
可控制区内 1 级以上的地震。像三峡这样巨大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空前的,如此巨大的工程在
开工前积累了 30 多年的地震观测资料在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哈林地震仪在潮湿环境下不能正
常工作,观测人员较好地解决了防潮问题,为取得连续可靠的资料创造了必要条件。当时当
地大搞建设,爆破时有发生,炸药量多达数百千克,因爆破引起地面振动的波形与地震波不
易区分,所以凡是记录到台网范围内的地震,不管路途多远,都要徒步进入深山调查,如无
爆破,地震才被确认。可以说未测错一个地震,未漏掉一个地震,得到李善邦先生的表扬。
1959 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曾派杨石山、王富有两人来所学习,由陆其鹄负责辅导。
1960 年,三峡地震台网移交给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地球所的人员返回北京。
二、581 型微震仪与北京区域地震台网
北京区域地震台网建于 1959 年。1958 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些人提出要开展
地震预报研究,当时所里党政领导和老专家赵九章所长、卫一清副所长(党委书记)、李善邦
先生、傅承义先生、谢毓寿先生都积极支持,领导决定在北京建立区域地震台网,刘多棫、
蒋明先、刘正荣曾担任过北京区域地震队队长,在张家口、下花园、官厅水库、龙关、怀柔、
周口店、易县、斋堂、门头沟煤矿等地设了固定台站、并收回了原鹫峰地震台的大部分用房,
作为实验台。
北京区域台网采用了许绍燮主持研制的 581 型微震仪,此种仪器由拾震器、电子管放大
器、记录笔、滚筒记录器组成,采用烟纸笔绘记录,与当时苏联和我国普遍采用的电流计照
相记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1)记录立即可见,资料可以及时处理;
2)记录线条细,记录波形清晰;
3)灵敏度高,位移放大率可达 10万倍以上,高于电流计记录;
4)不需要暗室洗相,操作方便;
5)不用照相纸,费用节省。
581 型微震仪的拾震器用仿苏哈林地震仪的拾震器改制,由于采用了放大器,不像电流
计记录要考虑拾震器与电流计的功率匹配,于是线圈改用细线绕制,线径为 0.025 mm,换能
灵敏度可达到 2 V⋅s/cm,拾震器固有频率 1 Hz,阻尼常数0.5,记录笔尖所用的铝箔厚25 µm
219
左右,记录笔杆是麦杆,放大器机械加工部分由所工厂(即后来的 581 厂)负责,放大器采
用差分输入,线性放大,记录笔固有频率 5 Hz,阻尼常数为 5,属于积分型拾震器是动圈型
的,于是整套仪器具有位移地震仪特性,通频带 1 Hz~20 Hz。
581 型微震仪的研制人员还有夏恩山、陈宗震、沈善杰等人,北京区域队的仪器工作由
周汉瑜、魏代成、陆其鹄、吴鑑负责,由许绍燮、徐敏指导,周光宇、张志德、胡祚春等参
加了台网的观测工作,台网的记录资料分析处理由姜秀娥、安昌强负责。
581 型微震仪的研制成功并推广应用,在我国测震技术发展历史上应该说是一个新的里
程碑,主要意义有二:1)结束了我国地震仪器基本上是仿制苏联仪器的局面,重新开始了自
行研制的历程;2)首次把电子技术用到地震仪器中来,为我国地震仪器工作者探出了一条新
路了。此后的二,三十年中,电子放大笔绘记录地震仪虽多经变化,但基本模式仍始于 581
型微震仪。
当时苏联塔吉克地震考察队在区域地震观测研究方面有多年经验,值得我们借鉴,1959
年我所邀请该队队长涅尔谢索夫来我国访问,也想借此对 581 型微震仪进行对比试验,涅尔
谢索夫参观了我们用 581 型微震仪记录的鹫峰地震台,并到周口店台做了对比试验,苏联专
家当时带来了一套电流计照相记录仪器,由阿克塞洛维奇操作,我们的 581 型微震仪由夏恩
山等人操作,陆其鹄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储能电池项目工程组织与管理计划.docx VIP
- flotherm学习教程v8.1升级练习题zoomin.pdf VIP
- 五年(21-25)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文言文阅读(双文本)(全国通用)(含解析).docx VIP
- CNAS-GL004-2018 标准物质_标准样品的使用指南 (2019-2-20第一次修订).pdf VIP
- 三年级上册10总复习(共43张PPT).pptx VIP
-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理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中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项练习10试题.doc VIP
- 缠绕成型工艺及设备课件.ppt VIP
- 每月食品安全调度会议纪要.docx VIP
- 规范文件T∕CCSAS 004-2019 危化品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导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