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陶瓷烧结.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陶瓷烧结

第五章 陶瓷烧结 刘敏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地址: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畴)#15-001 Email:liumin1106@ustc.edu.cn Tel: 0551 内容 教学重点:材料制备方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关键。 教学难点:各种工艺过程技术原理、材料的烧结过程。 习题 填空 1.烧结的驱动力是 。 2.陶瓷材料的烧成制度包括 、 、 。 3.热压烧结方式除了与常压烧结相同的传质机理外,还具有的两个显著的烧结机理是 和 。 名词解释 1.烧结、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热压烧结、等静压烧结、SPS烧结、微波烧结 1、简述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的机理。 2、烧结过程中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现象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对烧结是否有利?为什么? 应采取什么措施减少晶粒异常长大? 3. 比较下列过程,哪个能使烧结产物的强度增大,而不产生致密化? 4. 固相烧结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有什么特征? 5.简述烧成制度及其制定依据。 6. 假设在高气相分压的环境中烧结氮化硅,那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氮化硅的烧结性 能,为什么? 7.二硼化锆是一种高熔点(约3000℃)的材料,在超高温环境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其不易烧结,结合本章所学内容,在不影响其高温性能的前体下,设计一种可行的 烧结制备二硼化锆块体的工艺。 §5.1 烧结概念 1 烧结是陶瓷生坯在高温下的致密化过程和现象的总称。 随着温度的上升和时间的延长,固体颗粒相互键联,晶粒长大,空隙 (气孔)和晶界渐趋减少,通过物质的传递,其总体积收缩,密度增加, 最后成为坚硬的只有某种显微结构的多晶烧结体,这种现象称为烧结。 烧结是减少成型体中气孔,增强颗粒之间结合,提高机械强度的工艺过 程。 §5.1 烧结概念 2 固体粉末烧结的过程和特点  坯体烧结后在宏观上的变化是:体积收缩,致密度 提高,强度增加. 因此烧结程度可以用坯体收缩率、气孔率或体积密度 与理论密度之比等来表征。 在热力学上,所谓烧结是指系统总能量减少的过程。 §5.1 烧结概念 3 烧结与烧成的区别 1)烧成包括多种物理和化学变化,例如脱水、气体分解、多相反应、 熔融、溶解和烧结等;烧成包括的范围较宽,大都发生在多相系统 中。 2 )烧结仅是烧成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4 烧结与熔融 熔融:全部组元转为液相 烧结:至少有一个组元处于固态。 烧结温度(T )和熔融温度(T )的关系如下: s e 硅酸盐: T ~(0.8~0.9)T s e 简单氧化物: T ~(0.7~0.8)T s e 盐类:T ~0.57T s e 金属粉末:T ~ (0.3~0.4 )T s e §5.1 烧结概 念 5 烧结与固相反应 ★相同点:都是在低于TM下进行的,且至少有一相为固相; ★不同点: a) 固相反应:A +B→AB 固相反应:化学变化 烧结一般是物理变化,不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烧结除外). b) 从结晶学观点看,烧结体除可见收缩外,微观晶相组成并未变化,仅仅 是晶相显微组织上排列致密和结晶程度更完善。 §5.2 烧结驱动力 1.能量差 烧结的驱动力就是总界面能的减少。粉末坯体的总 界面能表示为γ ,其中γ为界面能;A为总的比表面积。 A 那么总界面能的减少为: 其中,界面能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