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为小恶》课件(共38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勿为小恶》课件(共38张PPT)

初中生张某,本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由于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无心上学,不做作业,经常旷课,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但他未接受教训,还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参加赌博等,曾被公安机关拘留。后来,他伙同他人持刀入室抢劫,作案多起,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三、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严重不良行为 违法行为 (1)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2)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 1、我是否有不良行为: 一般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2、说一说不良行为对自己、他人、社会的危害: * 这名大学生为什么会违法? 8、1 勿为小恶 一、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含义 ① 法律规定应该做而不做的,是违法行为 ② 法律规定不能做而去做的,也是违法行为 这些违法行为对人的伤害、触犯的法律都一样吗? 违法行为的类别 行政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环境保护法、税法、工商管理条例等) 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通则、经济法、消费者权益保 护法、婚姻法。。。) 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1、甲、乙、丙三人被公安机关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各处以50元罚款。 2、乙因逆向骑车被交警罚款50元。 3、经保修部门检查,甲的手提电脑严重受损,价 值1万元。(乙) 4、经鉴定,乙多处受伤,脾脏破裂,右眼视网膜脱落。(丙)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1.行政违法行为 2.民事违法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 严重的违法行为 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挤在两个座位上,起哄、打闹、吹口哨,并模仿影片中的音乐和对话大声哼唱、喊叫。周围观众和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为了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影院工作人员给派出所打了电话,民警赶来后将这三个人带走。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处罚。 李某等三人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造成31人死亡,90余人受伤。 犯罪的特征 社会危害性----严重 刑事违法性----触犯刑法 刑罚当罚性----受刑罚处罚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犯罪的法律标志 犯罪的必然结果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刑法 犯罪 一般违法 处罚程度 触犯法律 危害性 违法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也不大 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 刑法以外的法律 刑法 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 受到刑事处罚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共同点: 都是违法行为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吸毒 贩毒 抢劫 (犯罪) 为了获得毒资满足毒瘾 打架 (一般违法) 当达到聚众斗殴,多次参与, 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情节时 斗殴 (犯罪) 偷窃 (一般违法) 当达到盗窃数额较大或特别巨大,多次盗窃 盗窃金融机构,数额巨大或盗窃文物情节严重的 盗窃 (犯罪) 一般违法 如何用图表来表示违法行为、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呢? 犯罪 一般违 法行为 违法行为 (2)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3)张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4) 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心灵口快 (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 今日说法 违 纪 犯 罪 一般违法 不良思想 不加以改正 不加以改正 不加以改正 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是一个演变的过程 二、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小心交友,勿入歧途 我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天天违反校规,气死别人,还不会被法办,哈哈哈 小迪 红苹果的溃烂给你什么启示? 未成年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呢? (1)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不许旷课 严禁携带管制刀具 禁止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不得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不准故意毁坏财物 杜绝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不得观看、收听或传播淫秽物品 不得偷窃 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未成年人禁止吸烟、酗酒 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进行了闲散未成年人犯罪调查。通过对2千余名未成年犯和1千余名普通未成年人的调查比较显示:在10种不良行为中平均开始年龄为不足12岁的1种,占10%;12岁以上不足13岁的3种,占30%;13岁以上不足14岁的5种,占50%;超过14岁的只有1种,占10%。 * *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