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新人教版研究.ppt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新人教版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皆以美于徐公 妻私臣 妾畏臣 客求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求王 王之蔽甚矣 (生活小事) (国家大事) 以小见大 类比 说理 邹忌讽谏(发展) 2、齐王听从邹忌的谏言吗?之后采取怎样应对措施? 三赏 { 面刺寡人 上书寡人 谤讥市朝 →上赏 →中赏 → 三变 { 令初下,门庭若市 数月后,时时间进 期年后,欲言无可进 →下赏 } 三赏 上赏:面刺寡人之过者 中赏:上书谏寡人者 下赏: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令初下: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 三变 齐王纳谏(高潮) 3、齐王的变革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燕赵韩魏皆朝与秦 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 精读课文 鉴赏品味 一读课文:比较“三问”、“三答”有何不同?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孰与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对象不同 身份不同 语气不同 三问: 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 问题:“三问” 在表述上有无差异? 邹忌问其妻,自称“我”,用较随便的口语化的自称;      问其妾,用较庄重的书面语化的自称,端着点架子;     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还是端着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三答: 问题:三人的回答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妻——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多了“君美甚”三个字,表示了妻子的偏爱之情,用的是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口气。 妾——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然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 客——客人的回答不仅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不用强烈的反问语气,只是平淡地肯定邹忌美于徐公,只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邹 忌 三次 问话 心 理 三次 回答 心 理 妻 妾 客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得意炫耀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格外偏爱 由衷赞美 吾孰与 徐公美? 不自信 徐公何能 及君也? 畏惧讨好 有点勉强 吾与徐公 孰美? 怀疑 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 礼貌尊重 敷衍逢迎 二读课文: 思考一:邹忌为什么要比美? 三问 三答 三思 三比 三赏 三变 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 纳谏的结果如何? 在什么前提下“讽”齐王的? 2、邹忌自知不如 3、妻妾皆美邹忌 4、邹忌规劝齐王 角度 启示 1、齐王纳谏除蔽 广开言路才能富国安民 … … …… 谈话要讲究方法技巧 人贵要有自知之明 对讨好恭维话要警惕 委婉含蓄 点到为止 思考二:对于某一个事件或者史实,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引发不同的看法。请你从文中选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发表看法。 三读课文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 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 邹忌解蔽的三思; 入朝见威王的三比; 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 纳谏后齐国的三变。 这三问三答,根据人物身份地位,虽然未写一个字的人物心理、神态,但每一处回答,每一个人的表情乃至内心世界,都使读者描摹出来,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臣之妻→私我 臣之妾→畏我 四境之内 宫妇左右 朝廷之臣 受蔽(甚矣) 臣之客→求我 设喻说理,巧妙设谏,以家事比国事,以小见大, 使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主张。 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 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相同的属性,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 “三比” 体现了怎样的说话艺术? 从邹忌分析“王之弊”,看出邹忌的讽 刺艺术的特点? 从自己入手,从日常的生活小事谈起,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委婉动听,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说服力,令齐王乐于接受,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在语言上,排比句的使用营造了一种步步紧逼的语势,环环相扣,给人以无以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了自己的论点。 邹 忌: 邹忌、齐威王有何特点? 头脑冷静、实事求是、 善于思考、足智多谋、 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胸怀宽广,善于纳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