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效贴布治疗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肌内效贴布治疗技术概要

肌内效贴布治疗技术 肌内效贴布 发明者:Dr.Kenzo Kase 1970 年代于日本研发,经欧美改良后已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及医疗领域。 一、贴布材质 以趋近皮肤物理特性为基础而设计 –厚度、重量与弹性(10cm贴布约可缩短至7cm) 高级棉质、Acrylic黏性材质,低过敏性 防水且透气材质,可在沐浴与运动中维持黏着性而且不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一般常见四种颜色:肤色、蓝色、黑色、粉红色 二、贴布结构 三层: 一层是棉织布 二层是压克力胶 三层是保护胶水的背亲纸 水波纹 二、贴布结构 伸缩能力: 缩短5 - 10% 伸长140 - 160% 限制: 当拉力超过本身负荷或者裁剪过细时,弹性就消失,就会形成固定绷带如白贴一样性能。 三、肌内效贴布生效机制 1、结构性应用 2、神经感觉应用 3、微循环应用 1、结构性应用 体态不良,需要保护正在愈合的组织 2、神经感觉应用 神经机构控制受损/疼痛 3、微循环应用 肿胀 水肿 挫伤 四、贴布的应用技巧 形状 力的方向 拉力 贴扎顺序 1、贴布形状 I 形 X形 Y形 散状形 灯笼形 O形 2、方向:贴布回缩力 先固定点,再顺贴后,肌内效贴布产生的回缩力。 2、方向:计算力的方向 贴布走向 筋膜走向 最终力的方向 肌肉力量 支持还是抑制,就是用最终力的方向来决定 2、方向:多条贴布的力 合力计算方法 4、贴扎顺序 淋巴引流(散状形或灯笼形贴布) 痛点提高(X形或固定端在中点的I形贴布) 放松软组织(Y形贴布) 促进肌肉收缩及支持软组织(一端为固定端的I形贴布) 固定软组织(I形或O形贴布) 提供旋转力矩的螺旋形贴布或强力矫正关节的I形贴布 五、有效肌内效贴布治疗技术的3个步骤 范例:结构性应用:拉胶布而非组织 范例:神经感觉应用:拉伸组织而非胶布 范例:微循环应用:拉伸胶布和组织 六、贴布应用原则 保持皮肤干燥、干净、无毛发 不在贴布两端施予拉力 请勿触碰胶粘面 粘着在皮肤后,从开始的位置向结束的位置摩擦胶布使每一部分均活化 不要一下子将贴布布背纸全撕开,留最后10%固定用 等待1小时后再进行拉伸锻炼或洗澡 避免在贴布仍潮湿时撕下 七、注意事项 撕贴布时的技巧:避免皮肤被过度拉扯 –按住一端的皮肤 –手指按在卷动的贴布上 如果皮肤红肿代表有过敏现象,请即刻撕除。 贴布并不怕水,洗完澡只需要压干贴布就好,不能拿吹风机试图吹干。 贴布基本上可以用好几天,若汗量大,为避免臭味与滋生细菌,尽可能一天就换。 I形:支持和放松肌肉。痛点提位,镇痛作用。 最大保护固定,如软组织受伤。 Y形:调整肌肉张力,促进循环代谢。适合放松紧绷肿胀肌肉 X形:促进固定端位置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有止痛效果 散状形:将组织间液导引进最近的淋巴结,来改善组织液滞留的情况 O 形:维持肌肉张力,以及促进循环代谢。可减少软组织因长期固定而引起的萎缩或废用等不良反应。应用于骨折和软组织损伤。 灯笼形:固定效果较好。中间能促进淋巴引流有效改善局部水肿或淤血。适用于骨折及软组织拉伤。 * I形:支持和放松肌肉。痛点提位,镇痛作用。 最大保护固定,如软组织受伤。 Y形:调整肌肉张力,促进循环代谢。适合放松紧绷肿胀肌肉 X形:促进固定端位置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有止痛效果 散状形:将组织间液导引进最近的淋巴结,来改善组织液滞留的情况 O 形:维持肌肉张力,以及促进循环代谢。可减少软组织因长期固定而引起的萎缩或废用等不良反应。应用于骨折和软组织损伤。 灯笼形:固定效果较好。中间能促进淋巴引流有效改善局部水肿或淤血。适用于骨折及软组织拉伤。 *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