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国内外探究现状
工程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国内外探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TB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87-02
1 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灾害
1970年以后,我国工程地质灾害的数量、发生频率、灾害损失等都呈上升趋势。以1992年夏季发生的铁路地质灾害为例,宝成、兰新、湘黔、浙赣、外福、襄渝等铁路线相继发生山体坍塌。其中宝成线K190km处发生山体大崩塌,从5月至年底,数次断道,中断行车约700多小时。1998年我国许多公路、铁路沿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水灾,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许多交通线路断道,造成了巨大损失。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开展,公路建设逐年增长,而且不断向山区延伸,工程的地质灾害也将日益严重。在现有的公路线路中,不少线段屡有地质灾害发生,造成车毁人亡,运输中断,损失是巨大的。我国广大西部地区,如陕、川、黔、桂、云、甘以及两湖地区的诸多公路交通干线,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线段。由于一些公路线段的工程地质灾害给国民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是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
2 地质灾害的特点
地质灾害性质上多表现为突发性,这种突发性对人民生活和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潜在威胁。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一般呈两种形式发生,一是单发型,即单体独自发生,如长江西陵峡新滩滑坡(1985年6月12日)即是一典型例证;另一种是群发型,即崩塌、滑坡、泥石流或地面塌陷灾害等2~3个灾种在特定区域上成群地同时出现,成灾面广,社??影响巨大。前者的监测预测预报在技术上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可以组织群测群防;后者尚未引起重视,或认为防不胜防,不可预测,事实上是缺乏科学研究积累
单发型地质灾害是指某一地点的某一灾种呈单体出现的现象。单体地质灾害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已有许多成功勘察、监测减灾的实例。单体地质灾害的时间预测预报可分为宏观前兆预测预报和精密监测预测预报。宏观前兆预测预报及时,可避免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例如,乌江鸡冠岭山崩是由采煤引起的,在山崩发生前,采煤巷道出现顶板开裂、垮塌和岩爆现象,说明洞内地压活动剧烈,据此宏观前兆发出预测预报,矿工紧急撤离,从而避免了200余人的伤亡。单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安全预测预报主要基于精密仪器监测,以保证在扰动情况下的施工安全。例如,1996年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煤层采空区防治工程施工时,因开挖量过大,造成洞内地压急剧增加,整个危岩体变形明显,监测系统准确真实地采集了实时的动态数据,技术人员及时作出了预测预报,为及时正确调整工程部署、施工程序和施工强度等提供了关键依据
群发型地质灾害是指在某一区域多灾种呈群体出现的现象。如1991年6月10日在北京北山地区怀柔、密云和平谷等县的邻接地区几乎同时发生多滑坡―泥石流灾害。在三峡地区、浙江临安毛竹分布区、福建和贵州等地也曾多次发生。最近的一个典型例子是2000年7月13日陕西省安康地区紫阳县11个乡镇约500km2范围内同时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群发型地质灾害事件,伴随山洪暴发,损失巨大。结合此例初步总结群发型地质灾害的特点和成因,其基本特点是:区域性、同时性、突然性、暴发性、成灾大
可能的成因是:①区域性持续性的强大降雨;②地形陡峻,成灾地区几乎全部是高山、陡坡和深沟,在强烈暴雨持续作用下,残坡积层达到过饱和状态后发生类似瀑布样的突然“奔流”;③地质结构特殊
3 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技术
3.1 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的特点
在地质灾害的研究中,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动向。实际上预测预报全面的滑坡灾害时,系统复杂、难度很大。尤其对于区域性的滑坡灾害预测预报而言难度则更大。滑坡的时间预测预报困难,其空间预测同样并不容易,而且时间预测预报的选点首先应以滑坡空间预测成果为依据,才可避免时间预测预报选点的错误。原则上滑坡预测必须既是空间的又是时间的。但决不能排除滑坡灾害空间预测与时间预测预报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及先后的有序性
滑坡灾害的时间预测预报工作,一方面是要注意其自身发展演化进程的监测和描述,如(日)斋藤蠕变曲线模型所描述的滑坡变形破坏3个不同阶段的位移特征;另一方面,还要充分研究外界激发因素对滑坡演化进程的加速作用,尤其是暴雨因素是国内外共同研究的重点问题。暴雨量的阀值问题随地区差别、滑坡类型差别等十分明显。这方面的成果多通过区域统计或历史统计而获得。若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分析等,所得结果可望提高时间预测预报的准确度
3.2 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的技术分类按照时空关系
滑坡灾害预测预报可分为空间和时间2大类,此外还有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工程数学综合预报法
3.2.1 滑坡灾害空间预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