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地区 16.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极地区 16

特点:酷寒、干燥、烈风:年均温为-25℃,极端最低温为-89. 2℃;平均风速为17米/秒,最大风速为75米/秒;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年均降水量为55毫米,有“白色沙漠”之称。 原 因: ①纬度高――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最少造成严寒 ②地势高――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的冰层,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 ③气压高――酷寒使南极洲形成了极地高压中心,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即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形成干燥、烈风。酷寒使降水以暴雪形式出现,长久的积雪形成庞大而深厚的大陆冰盖。烈风、暴雪和巨大的冰盖又是南极大陆酷寒的原因 ④洋流――南纬40度――60度持续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 4月—11月是寒季、为极夜时间; 11月—次年4月是暖季、为极昼时间。 全球极端低温出现在南极而不在北极的原因: A.南极为大陆而北极为海洋,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 B.南极海拔较高,平均比北极高2350米,单这一因素就可多降温12℃多; C.南极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 D.南极冬季恰遇地球位于远日点,而北极冬季却是地球位于近日点,使极夜时间南极(186天)比北极(179天)多7天,且太阳辐射相对较弱。 冰穹A和南极极点、冰点、磁点并称为南极四大必争之点。在四个点中,极点、冰点、磁点已经被美国、苏联、法国抢占。 美国占据“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 法国占据了“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 前苏联占据了“冰点”,测到了零下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 白化天气是科考队遭遇的又一危险。 白化天气,就是气流把冰盖表面粉粒状积雪卷上半空,四周“白雾”稠得搅不开,东南西北认不清。人、车都仿佛跌进牛奶里。这时候,最安全的应对是停止前行,直到白化天气彻底过去。此时行进全凭GPS定方向 南极风大,风速每秒100米,南极不相信眼泪,只相信体重。南极是暴风的故乡,世界的寒极,坚强的体魄,是一个科考队员最重要的条件。 冰穹A考察的意义在哪里? 冰穹是冰盖冰芯钻探的最佳区域,对环境监测、大气与气象变化信息等研究有重要作用。 考察冰穹A,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南极内陆建立科考站选址。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南极科考站,包括我国的中山站和长城站,都在南极海岸线附近,只有美国的阿蒙森站和俄罗斯的东方站,深入南极腹地。一旦中国在内陆建立了科考站,就意味着我们的南极科考进入了世界第一梯队。 (1) 经、西经 (2) 大西洋 印度洋 大西洋 (3) 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4) 东南 中山站 中山站 (5)略 (6)B (7)酷寒、干燥、烈风 (8)冰川大量融化、全球变暖 二、北冰洋突出的地理特征 ①世界上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面积为1230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l/4。 ②世界最寒冷的大洋。极寒的气候,使北冰洋上有广布的常年不化的冰盖,约占北冰洋的2/3;大洋的周围多浮冰和冰山漂移。 ③大陆架面积辽阔。北冰洋的大陆架占北冰洋的36%,其他大洋还不到10%。 ④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还有少数岛屿有常居人口,如:格陵兰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地岛、埃尔斯米尔岛等。 北冰洋范围内气温低的原因: ①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半年有漫长的极夜,散失掉大量的热量。 ②极昼期间尽管光照时间很长,但太阳高度角很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有限。 ③同时,在极昼期间由于积雪和海冰的融化要消耗大量的热能。 ④再加上白色的冰雪对太阳能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如新雪的反射率达到90%以上。 四、战略地位 北冰洋虽然海运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的空中要道和捷径。 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绕,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国、加拿大)、欧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地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如:从日本东京一北极一丹麦的哥本哈根的航空线,由15600千米缩短了2700千米。 人类对北极地区大量的探索活动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1925年,中国加入斯瓦尔巴德条约。 1991年以来中国科学家逐步以各种方式进入北极地区从事科研。 2004年7月28日,中国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岛建立第一个科考站(黄河站)地理坐标为北纬78度55分,东经11度56分。    由于人类社会的主体(世界人口的83%) 处在北半球,北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受到 人类活动的影响就比南极大得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