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夏威夷-皇帝海山链成因研究进展要领.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威夷-皇帝海山链成因研究进展 刘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E-mail cugbliuxiaochen@163.com 摘要:传统理论认为太平洋板块在固定的夏威夷热点之上运动,从而形成了夏威夷-皇帝 海山链,这是板块运动学的有力证据之一,热点也成了研究板块运动方向与速率的参考 系。但是近些年在地质、古地磁、地质年代学和计算机模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使这一传 统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不少学者提出了皇帝海岭和夏威夷海岭之间的转折是热点运动的 结果,或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热点;海山;板块运动 1. 引言 板块运动这一理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得到古地理、古生物、古地磁、大地测量以 及深海钻探等数据的支持。1963 年Wilson[1]提出了热点假说,用于解释夏威夷-皇帝海山 链的成因,即运动的太平洋板块漂过固定的热点。这一结论是板块运动学的有力证据之 一,同时热点也成了研究板块运动的方向与速度的参考系。然而近年来对一些典型地区 [2-4] ,热点并非是固定不动的,一些学者提出皇帝 (特别是夏威夷-皇帝海岭)的研究揭示 海岭和夏威夷海岭之间的转折是热点运动,或是热点与板块共同运动的结果,给传统的板 块运动学及基于此的其它理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本文回顾了热点假说的提出与发展,以 及夏威夷-皇帝海山链成因的研究现状。 2. 热点假说的提出与发展 热点的概念最初由Wilson[1]提出,用于解释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的成因。尽管迄今为 止,尚无统一严格的定义,但正如Bonatti[5]所说: “热点是指具有高的地形和过量火山的地 带”。 1972 年Morgan[6,7]提出地球深部来源的物质,是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并释放热能,从 重力高异常区的火山之下上升而来的。炽热上升的圆筒状岩石类物质流就称为热柱 (Plume ,也有译作地柱、热缕、地慢羽、地幔柱等)。这些概念奠定了热点假说的基础, 包括:①热柱的根在深部地幔或核幔边界;②当垂直运动的热柱到达岩石圈时,流动变为 水平并各向扩散,形成具火山活动的热点并可能使岩石圈隆起;③与热柱内集中的上升流 相平衡的回流,由地幔其余部分非常缓慢地向下运动;④放射状流体施加给岩石圈板块的 合力以及各板块沿边界相互制约所产生的力,确定了板块的运动方向等[8] 。Wilson[9]提出热 点是从地幔中上升的地幔热柱在地表的反映,并以火山作用、高热流和隆起为标志。 1 热点假说之所以能在板块学说盛行的时期得以生存并发展起来,是因为人们认为热点 [9] [10,11] 彼此是相对固定的 ,可以构成研究板块漂移方向与速率的参考系。尽管有学者 对热 点系在21Ma 与38Ma 以前的位置作了恢复,发现某些热点并非不动而是以每年1~2cm 的 速度相对运动,但与板块间的“快速”位移及软流圈内物质的快速演化相比,这种深部对 [8] 流的演化速度显得太慢了,几乎可以认为是不动的 。 3. 夏威夷-皇帝海山链成因研究进展 3.1 热点移动观点 经典的理论告诉我们,热点是固定不动的,由于板块在软流圈之上的漂移,形成了夏 威夷-皇帝海山链[9] 。 在夏威夷发现的热点导致了深部热地幔柱理论的诞生,该理论认为流体地幔是夏威夷 海山链及其它大洋岛链形成的根源。传统理论认为:太平洋板块以每年 10mm 的速度向西 北方向移动,当岩石圈板块跨越于固定的热点之上时,板块仿佛被“烧穿”了,地幔物质 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出露洋面,便成岛屿。先形成的火山随着太平洋板块移动离开热 点,逐渐熄灭形成死火山;在热点上部对应的地壳上又会喷发形成新的火山。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