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法网笔记(最终整赖捻版)法制史
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 1
【西周以来的法律思想和法律】 1
【秦汉、魏晋时期的法律】 5
【唐宋至明清时期的法制】 11
【宋元时期的法律】 14
【明清时期的法律】 15
【唐宋至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 17
【清末民国时期的法律】 19
外国法制史 23
第一节 罗马法 23
第二节 英 美 法 系 36
第三节???大??陆??法??系 57
中国法制史【西周以来的法律思想和法律】
一、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
(一)内容: 1、背景: 1)为谋求长治久安,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神权政治学说;2)为了修补神权政治学说中的缺漏,确定周王朝新的统治策略,进一步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 2、“天”涵义:1)夏商以来的一直奉的“上天”;2)周初统治者的新认识: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因此,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3、“德”的要求:三个基本方面:敬天,敬祖,保民。 4、“明德慎罚”: 1)在“以德配天”基本政治观之下,周初统治者提出的具体法律主张。2)要点: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3)“德教”的具体内容:“礼治”——即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礼”的秩序去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安定的境界,使天下长治久安。1、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基本的治国方针;2、解决了为什么商汤可以伐桀、武王可以代商的理论问题,为西周社会的发展确定了基本的方向;3、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在政治上已趋成熟。 4、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西周统治者把道德教化即“礼治”与刑罚镇压相结合,形成了西周时期各种具体法律制度和“礼”、“刑”结合的宏观法制特色。5、深深扎根于中国政治理论中,被后世奉为政治法律制度理想的原则与标本——汉代中期以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从而为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出礼入刑的礼刑关系1、礼: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以及言行规范的总称。2、礼的起源:原始社会祭祀鬼神时所举行的仪式;3、礼的发展:商、周两朝在前代礼制的基础上,都有所补充和发展。尤其周朝,礼制的内容和规模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调整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4、礼的含义:1)是抽象的精神原则。 A)“亲亲”——即要求在家族范围内,按自己身份行事,不能以下凌上,以疏压亲。而且“亲亲父为首”,全体亲族成员都应以父家长为中心;B)“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贱都应恪守名分。而且“尊尊君为首”,一切臣民都有应以君主为中心。 2)是具体的礼仪形式。1)周礼完全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性,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2)其次,周礼在当时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实际的调整作用。 1、“出礼入刑”:1)“刑”:多指刑法和刑罚,对一切违法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2)“礼”:正面、积极规范人们的言行。 3)两者的关系:——《汉书·陈宠传》:“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二者共同构成西周法律的完整体系。2、“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它强调平民百姓与贵族的法律特权。1)“礼不下庶人”强调官僚贵族的法律特权,强调礼有等级差别,禁止任何越礼的行为; 2)“刑不上大夫”强调贵族官僚在适用刑罚上的特权。 西周的契约与婚姻继承法律1、买卖契约。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这种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1) 2)“质”、“剂”由官府制作,并由“质人”专门管理。 2、借贷契约。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为了保证债的履行,要求当事人订立的契约;(1)“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 2)“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1、 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凡不合此三者的婚姻即属非礼非法;1)男子可以有妾有婢,但法定的妻子只能有一个;2)只有正妻所生的子女为嫡系,其他皆为庶出,在家庭关系中处于比较低的地位;2、 1)纳采:男家请媒人向女方提亲;2)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 3)纳吉:卜得吉兆后即与女家定婚;4)纳征:男方送聘礼至女家,故又称纳币;5)请期:男方携礼至女家商定婚期;6)亲迎: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婚姻最终成立。 3、婚姻关系的解除——“七出”(又称“七去”):指女子若有下列七项情形之一的,丈夫或公婆即可休弃之:1)不顺父母(公婆)是“逆德”;2)无子是绝嗣不孝;3)淫是乱族;4)妒是乱家,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