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方维康 工伤病假管理风险控制及劳动争议处理技巧发展趋势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立法背景 存在的问题: 第一,时效短、周期长、维权成本高。 第二,有些用人单位利用现在的一些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来恶意拖延劳动争议的解决,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造成社会矛盾的激化。 正是时代进步,社会关系更加复杂而导致的增多,国家需强化通过法律调控社会的因素。因而在2007年6月份通过《劳动合同法》,8月份通过《就业促进法》后,《劳动争议调解法》是第三部关于劳动方面的法律。这部法律加上前面通过的两部法律,对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进行了完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立法背景 从制定的三部法律上看,为构建和谐社会,国家立法机关的指导思想从过去的“宜粗不宜细“变更到了“粗细相宜“的道路上。 可以做一个很简单的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章“劳动争议“一章共计只有八个条文,而最新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总计有五十四个条文,相差更是达到了七倍之多。 从《劳动争议调解法》看,更加完备。及时、公正解决劳动争议,给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提供方便和快捷的处理机制,是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一个要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到这部法律的颁布,以及从行政法规上升到法律,从单纯强调“一调一裁两审“到突出“提高效率、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降低社会和谐成本“,中间经过了长达15年的艰难转型,意义可谓重大。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立法目的 “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是方法, “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目的,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落脚点。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范围扩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范围扩大 1、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 (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 2、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3、社会团体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4、军队文职人员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5、法律、法规规定由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其他争议。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005年6月15日劳动部颁布了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其第五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争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本款规定与该通知相类。 确认劳动关系在目前的司法或仲裁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简而言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是工伤认定的前提,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双方的劳动关系很明确,工伤认定部门也会较为容易进行判断。可是,当双方之间是一种事实劳动关系时,引发了一个问题,该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是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来确认,还是由其他部门来确认,由于存在一定的空白,往往在实践中容易引起争议及相互推委,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建立及确认劳动关系的问题会更加突出,比如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所产生的劳动关系确认等,都必须认真对待。劳动部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虽对此作了规定,将确认的权限赋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但其毕竟只是部门规章,法律位阶较低,因此在本法中予以明确,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本款规定直接与《劳动合同》进行对接,即《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所指称的用人单位,其定义与《劳动合同法》是一致的。 劳动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中,就该条例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