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燃机原理知识总结 §1 内燃机基本概念 1.1 内燃机动力输出原理 活塞上方的燃气压力推动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推动曲轴转动,通过转动惯量较大的飞轮对外输出作功。往复直线运动的实现靠曲轴功率输出端的飞轮,飞轮储存了作功行程时的动能,克服活塞上行时的压缩负功,维持工作循环周而复始,并使曲轴转速均匀,克服压缩负功后剩余的动能,以扭矩的形式输出。 活塞顶上燃气压力通过活塞销座传递给活塞销,再沿连杆中心线传递给曲柄销,最终形成曲轴的输出扭矩输出。作用力的分解与传递见下图。 活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需要经过进气、压缩、膨胀(作功)、排气四个过程,对应活塞上下四个行程,相应的曲轴转角旋转720?(两周)。 四冲程汽油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两大机构和供给系(燃料供给和进排气系统)、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五大系统组成。 §2 柴油机与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根本区别 一、汽油、柴油性能差异对发动机的影响 混合气形成方式不同:汽油挥发性强,可在气缸外部化油器内低温环境下形成均匀可燃混合气;柴油蒸发性差,但粘度大,适宜于用高压喷油嘴向气缸内部燃烧室内喷射雾化,形成不均匀混合气。 着火与燃烧方式的不同:汽油自燃温度高,但汽油蒸气在外部引火条件下的着火温度低,适宜于外源点火。由于混合均匀,单点着火后,以较低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传播,因而工作柔和;柴油不易被点燃,但自燃温度低,采用压缩自燃的方式,多点爆炸性燃烧,工作粗暴。边喷射、边混合、边燃烧、相互重叠的特点,使得燃烧过程恶化,易冒烟,微粒排放多,燃烧时间长。 发动机功率调节方式不同:汽油机通过调节节气门开度的大小改变可燃混合气的数量而改变发动机功率的大小,属“量”的调节;柴油机通过改变喷油泵每循环的供油量即改变每循环喷入气缸内的燃油量,从而改变可燃混合气的浓度而改变发动机功率的大小,属“质”的调节。 二、柴油机与汽油机性能比较: 汽油机具有转速高、质量小、工作柔和、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和维修方便等优点,不足之处是燃油消耗率较高,燃油经济性较差(压缩比低),适用于轿车型乘做人员车辆;柴油机燃油消耗率较汽油机低30%左右,燃油经济性好(压缩比高),而且输出扭矩较大,但冷起动困难、工作粗暴、工作转速较低、制造成本高、维修困难,适用于运输型汽车。 汽油机由于节气门存在,因此小油门开度下气缸内换气过程过程的泵气损失很大,加上气缸内废气稀释的影响,燃烧速度缓慢,循环热效率低,燃油经济性很差;柴油机则不存在节气门,所以城市轿车若追求百公里油耗低于3公升,只能选择柴油机。 §3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特性知识基本要点 化油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吸入空气的动能实现汽油的雾化,显然,发动机高速工况时汽油雾化质量较好,低速时汽油雾化质量较差。注意到化油器供给的表观混合气浓度与气缸内实际混合气浓度的差异,尤其在低速小负荷工况、冷启动工况下差异较大。 如何精确控制空气流量和汽油流量(即控制混合气浓度)? (1)空气流量: 当气缸内真空度一定时,流经化油器喉部的空气流量决定于化油器喉部形状和喉口尺寸。喉部形状一般设计成文氏管形状,流量系数较高;发动机功率较大者喉口尺寸较大,发动机最高转速较高者喉口尺寸较大。 (2)汽油流量: 当化油器喉部真空度一定时(假定浮子室中气体压力和油面高度一定),汽油流量便决定于浮子室底部主量孔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可以更换不同尺寸大小的主量孔螺塞,改变可燃混合气浓度,也可以匹配不同功率大小的发动机。 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试验确定:发动机转速一定,节气门全开(即表观混合气浓度与气缸内实际混合气浓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空气流量自然一定),改变混合气浓度的方法是更换不同尺寸大小的主量孔铜螺塞,分别测出对应的发动机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的大小,如下图所示。 经济混合气成分: ?=1.1左右,燃料消耗率最低。过稀的混合气虽然可使燃料完全燃烧,但燃烧速度慢,后燃现象严重,循环热效率降低,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恶化,严重者会引起进气管内回火现象(化油器回火)。 功率混合气:?=0.88左右时,燃烧速度最快,一则热效率最高,二则单位体积可燃混合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最大,发动机输出功率最大。 火焰传播界限:当混合气加浓到?0.4时,由于燃烧过程中严重缺氧,将使火焰无法传播,此?值称为火焰传播上限;当混合气过稀到?1.4时,燃料分子之间的距离将增大到火焰不能传播的程度,此?值称为火焰传播下限。 有利的可燃混合气成分随发动机负荷(节气门开度)变化的关系(发动机转速一定):对应于最大功率的可燃混合气成分随着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而变化;对应于最低燃料消耗率的可燃混合气成分随着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而变化。 车用汽油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西门子PLC通讯.ppt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风力发电机组防腐规范.pdf VIP
- 卧式车床使用说明书.doc VIP
- 2025年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应知应会知识问答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VIP
- 广西桂林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docx VIP
- 2018年10月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doc VIP
- 疫苗采购管理制度.docx VIP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 ”规划》全文.docx
- 苏G02-2019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构造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