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优化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矿优化设计概要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采矿优化设计 助学院校: 河南理工大学 自考助学专业: 采矿工程 姓 名: 自考助学学号: 成 绩: 指导教师签名: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2O 年 月 日 引 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煤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是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的血脉。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式下,矿井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我国采煤方法已趋成熟,放顶煤采煤的应用在不断扩展,应用水平和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但是,煤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其总量在不断减少,严重制约了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就不断凸显出在进行煤矿开采中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重要性。 目 录 1 采区地质概况 4 1.1 采区概况 4 1.1.1交通位置 4 1.1.2矿井情况 4 1.2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 5 1.2.1煤层顶底板情况 5 1.2.2采区地质构造 5 1.2.3煤质、瓦斯、煤尘 5 1.2.4采区水文地质特征 5 2 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7 2.1采区储量 7 2.2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7 2.2.1采区生产能力 7 2.2.2服务年限 7 3 采区巷道布置 8 3.1采区布置 8 3.1.1采区的形式 8 3.2采区上山的数目和位置 9 3.2.1采区上山位置 9 3.2.2采区上山的数目 9 3.2.3采区上山的布置方式 10 3.2.4采煤工作面的长度及推进长度 10 3.2.5区段平巷的布置 10 3.2.6采区车场 11 4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技术比较 12 4.1 方案比较法的实质和步骤 12 4.1.1提出方案 12 4.1.2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经济比较 12 4.1.3煤质、瓦斯、煤尘 13 4.1.4采区水文地质特征 13 4.2 采区巷道掘进费、维护费的计算 17 4.2.1巷道掘进费 17 4.2.2巷道维护费 18 5总结与体会 20 参考文献 21 1 采区地质概况 1.1 采区概况 1.1.1交通位置 能源煤矿,行政区划隶属于XX县XX镇管辖。矿区位于XX县城南东方向,公路里程56千米处(简易公路),地理坐标:东经104°25′00″—104°26′00″,北纬25°32′15—25°33′15″,面积2.39平方千米。省级公路从大河西部通过,大河镇至矿区有简易公路相通,里程约26千米,富源至曲靖65千米(二级路面),贵成线支线经过富源县城,交通尚属方便。 1.1.2矿井情况 该矿井位于××矿一水平右翼,东以矿井边界为界,西与六采区相临,东翼1950等高线为界,西翼1700m等高线为界,走向平均长度1200m,采区平均倾斜长800m,采区面积为0.45K m2。采区可开采煤层为K9一层煤,K9平均厚度2 m,煤层的倾角平均为170,一层煤均为主焦煤,煤的密度均为1.4t/ m3。能源煤矿矿区属低—中山区,地势西部、北部、东部高,中部、南部低,地形切割剧烈。区内最高点为北东区无名山梁,海拔标高+2181.72米,最低点为南部小溪沟,海拔标高为+1823米,最大相对高差358.72米。 1.2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 1.2.1煤层顶底板情况 K9煤层伪顶为粘土岩及砂质泥岩。粘土岩厚0.05~0.2m,鲮片状,松软易土脱落;砂质泥岩厚0.2m~0.4m,灰黑色、厚状、质硬。直接顶为厚0.05m~0.15m等间距互层的层状、似层状菱铁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厚度为6m~10m,基本顶为中等稳定顶板。伪底为厚0.1m~0.3m的碎屑状粉砂质粘土岩,水侵呈粘糊状,易膨胀。直接底为透境状、藕节状菱铁质粉砂岩包裹于泥质粉砂岩中。厚度为4m~5m。 1.2.2采区地质构造 采区内为向斜构造,向斜两翼为单斜构造。单斜产状:左翼213°NE∠17°右翼1°SE∠17°在开采时可沿向斜轴布置上山巷道。采区边界有一正断层,对采区影响较小,可作为采区边界。 1.2.3煤质、瓦斯、煤尘 K9煤层以半暗型为主,夹较多镜煤条带,煤层致密、坚硬、不易破碎、块煤多、灰分(A):26%~30%,属中灰分煤,煤的密度均为1.45t/ m3;煤层肉眼观察,煤呈半暗至半亮煤,夹矸之上以半亮煤为主,夹矸之下为半暗煤。属低硫煤,磷含量0.14%~0.36%,属低磷煤。煤质属焦煤(JM),号码为25(JM25);属中高灰、特低硫、低磷煤。动力用煤。采区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