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山北部双井子复式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郑荣国1
北山北部双井子复式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郑荣国1,2),吴泰然3),肖文交2,4),孟庆鹏3),张文1),
ZHENG Rongguo1,2), WU Tairan3), XIAO Wenjiao2,4), MENG Qingpeng3), ZHANG Wen1)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11;
3) 造山带和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1)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2) Xinjiang Research Center for Mineral Resources,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rumqi, 830011, China;
3) The Key Laboratory of Orogenic Belts and Crustal Evolution,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4)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ithospheric Evolutio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摘要
白山构造带位于北山南北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该构造带内出露的侵入岩对于认识北山北部地区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针对白山构造带中双井子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双井子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 U-Pb年龄分别为284.9±1.5 Ma和327.6±1.6 Ma。地球化学研究发现两者都表现出弱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的特征,并且都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另外,锆石Hf同位素研究表明两者都具有高的εHf(t)值12.24),以及相对年轻的锆石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DM2=510~961 Ma),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侵入岩;锆石U-Pb年龄;锆石Hf同位素;地壳生长
1 前言
中亚造山带(CAOB),是世界上著名的增生型造山带,也是显生宙陆壳生长最显著的地区之一(Seng?r et al., 1993; Jahn et al., 2000; Kovalenko et al., 2004; Windley et al., 2007)。中亚造山带西起乌拉尔山,向东延伸,直抵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鄂霍次克海,并且将北部的西伯利亚克拉通和南部的塔里木克拉通、华北克拉通分隔(图1, Zonenshain et al., 1990; Mossakovsky et al., 1994; Jahn et al., 2000; Badarch et al., 2002)。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亚造山带是通过一系列的前寒武纪微陆块、蛇绿混杂岩带、岛弧、陆缘弧、增生杂岩、洋岛以及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物聚合而成,记录了古亚洲洋长达数亿年的演化历史,反映出极为复杂的俯冲增生过程(Windley et al., 2007; Han et al., 2011; Xiao et al., 2009, 2013),另外,中亚造山带也是显生宙以来全球最大的陆壳增生区,复杂的壳幔相互作用(Jahn, 2004)。
北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图1),是中亚造山带和华北、塔里木克拉通的构造结合部位,向东与兴蒙造山带相连,向西则可与天山造山带相连。北山造山带是由前寒武纪微陆块、岛弧、蛇绿混杂岩带、以及大陆边缘区等不同构造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成(1990, 2003; Gong Quansheng et al., 2002; Xiao et al., 2010),保存了自上元古界至上古生界的地层组合,是研究古亚洲洋构造演化,对比链接中亚造山带南缘东西部构造单元的关键部位。
北山北部地区的白山构造带位于红石山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以南,明水-旱山前震旦系变质基底以北的广大地区,该构造带内出露有大面积的侵入岩体以及早石炭世地层图。侵入岩类的岩石类型多样,包括了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