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 说明文阅读 应试技巧知识点8例题
专题十 说明文阅读 应试技巧知识点8例题
【例】
猴年说猴(2016·成都)
①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对猴似乎并不陌生。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②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期的辟邪饰物。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称为“申猴”。
③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猴”与“侯”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在民间吉祥图案上,这样的“期盼”随处可见: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托;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二是猴能觉察、预防马疾,是马的守护神。猴被称为“避马瘟”即由此而来。妇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曾经当过“弼马温”。直到今天,中国云贵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
④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后,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在各类工艺品中,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
⑤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灵猴。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
(选文有删改)
文章题目是“猴年说猴”,却没有介绍有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恰当?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发表看法不是漫无边际地乱谈,要结合文章的中心内容来谈。文章主要从文化内涵上来谈国人对猴子的喜爱,所以不恰当。
【答案】 不恰当。因为这篇说明文主要说明了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是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阐述的。而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不是人们喜欢猴的根本原因,与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关系不紧密,所以不恰当。
1.感悟(评价、建议、探究结果)虽然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但不能无的放矢,漫无边际。
2.不能脱离语言材料,滥用术语。评价时一定要以原文为基础,说准、说好,恰如其分,不能套用诸如“层次清楚”之类的大而空的话。
3.阅读中,我们强调抓重点,但不要脱离全篇,只就个别词、句、段进行评价,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我们要适当引用、联想,但切忌妄加生发、无中生有。
4.做题时,提倡突出个性,避免人云亦云、主观片面的现象。
5.要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要有理有据。
6.要具体、充分、有深度,不可含糊笼统,视野要开阔,目标要集中,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在阐明自己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具体阐述文章的思想意义,使其内容充实。
中考常见题型
1.针对科学技术发展/某个问题/某种现象,请发挥你的想象……/请你设想……
2.针对……提出你的建议/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3.就选文有关写作特色、思想内容作评价。
4.就某一话题或整篇文章谈自己的感受、领悟、体会、启发等。
答题模板
模板1:直接呈现或分条陈述
模板2:提出观点+联系原文或实际分析+总结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江苏省盐都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江苏省盐都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7年江苏省盐都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9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7年江苏省盐都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宁为战死鬼%2C不作亡国奴”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江苏省盐都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江苏省盐都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九年级化学全册 7.1 溶液的酸碱性(一)教案 沪教版.doc
-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九年级化学全册 7.1 溶液的酸碱性(二)教案 沪教版.doc
-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九年级化学全册 7.4 酸碱盐的应用(一)教案 沪教版.doc
-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九年级化学全册 7.4 酸碱盐的应用(二)教案 沪教版.doc
最近下载
-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技术PPT(高职)全套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3年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青海师范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doc VIP
- 《甲状腺的超声检查》ppt课件.ppt VIP
- 甲状腺超声检查课件.ppt VIP
- 规范甲状腺超声检查培训课件.pptx VIP
- 青海师范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doc VIP
- 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课件.ppt VIP
- 规范甲状腺超声检查.PPT VIP
- 青海师范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