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庆饮食文化.docx
饮食文化长江岸边,龙山脚下,坐落着一座历史名城——安庆。的确,安庆在历史的长河中摸爬滚打,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有名山秀水,伟岸柔和;有亭台古宅,古色古香;有骚客名角,独具一格……这其中,我独爱安庆悠久的饮食文化,那滋味可回肠荡骨,岂一个好字了得!像所有好客的主人一样,当你踏过安庆,他会奉上一杯精致的香茗,精美的古代茶具,上面冒着浓淡适中的热气,飘着沁人心脾的茶香,顿时留住你离开的脚步。安庆的茶最有名的当属天柱剑豪,产于天柱山上,在清明后的二十天内挑选肉柔软、肥壮、匀齐、多豪、节间短、黄绿色的芽叶,进行多重程序加工而成,放入开水之中,每片芽叶似披白毫,形如宝剑,锋利之中又不失柔和,香气如兰,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说天柱剑毫是一把锋利的宝剑,那么岳西的翠兰则是农家的小家碧玉了,每片茶均是一茶二叶,因茶叶鲜润翠绿,形似兰花而得名。桐城毛尖和天华谷尖,也名具特色,与前两者一齐被列入“中国十大名茶”,远销国外。品完了香茗,在安庆,有一样东西必须得尝一下,否则就不能说自己去过安庆,那便是中华老字号胡玉美酱。不知道胡玉美酱发展历史的人都认为胡玉美是一个人的名字,其实不然。该名称来自。两家酱园的名字,分别是胡氏家族和甘氏家族,合胡氏的姓与甘氏的名玉美而成。综合了两家的精华,使“胡玉美酱”具有独特的配方,加上细致的选料,精心的制作,更使它不仅走出安庆,获得“地球”、“日月”银质奖,还远销国外,在1911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国际荣誉奖章。 扬子江畔,安庆人的饭桌上少不了几份海鲜。深秋季节,肥大的大闸蟹被请上了饭桌,“蒸”的蟹,保留着蟹的天然营养,而“煮”的蟹在锅里翻滚,蟹香汤更美,更有生吃“醉蟹”(用白酒浸泡),养筋益气。和横走江道的螃蟹相比,黄湖甲鱼和鲥鱼则更显得珍贵,鲥鱼尤胜,旧时曾列为贡品,走进过皇帝的御善房。 安庆的少数名族主要是回族,这些可亲的回民为安庆送来了异族特色的佳肴,有可口的五香牛肉,滑腻的清真绿圆,还有既白又大的牛肉包子……让安庆人本已丰盛的饭桌上又多了几分北方的妙味。 安庆人讲究吃,不仅体现在正规的红漆木桌上,更多的是街头巷尾的风味小吃及逢年过节的特色点心。 当你走在安庆的街道上,各色各样的流动摊点象迟到的甘霖落入久旱的土地——无孔不入,形成安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累了,吃一碗香喷喷的江毛水饺,皮薄、肉嫩、汤鲜、吃一碗怀宁的龙凤贡面,白如银,细如丝,入口仿佛情人的手抚摸着的情怀,定会让你如痴如醉。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漫步于安庆的胡同巷子之内,古灵精怪的风味小吃会让你惊喜,驱走你的疲倦。安庆的甜点,各个都是历史悠久,久经风雨,长存传承的。麦陇香的墨子酥,乌黑的外形,淡淡的油香却油而不腻,旧时已是京城的畅销货,而今更是技术更优,包装更美,荣获各种奖项。同出于墨陇乡的还有S酥,S的外形,使它更受小朋友的欢迎,更是过节探亲的首选佳品。早在清朝,怀宁的“顶雪糕”就受到慈禧太后的盛赞,被誉为“顶雪贡糕”,做工精细,糕片厚薄均匀,韧性尤好,直至今天,在食品市场上,依然还独具一格,丰韵犹存。 品尝过宣城水东的“蜜枣”,使我对枣有种独特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安庆宿松与桐城的“御善雪枣”和“桐城丝枣”让我品尝一份安庆独有的枣香。御善雪枣不仅枣肉鲜美,更有止咳化痰、清热润肺、顺气和中、健脾补肾的功效,而桐城丝枣则是由被割裂的生枣文火慢煮而成,纹理清晰,夺人眼眸。泛泛而谈,安庆的饮食文化岂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明了?远行的游人,勤劳聪慧的安庆人随时随地为你奉上鲜美的佳肴,挽留你远行的脚步。特色文化黄梅戏: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的美誉,是中国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和传承地。清乾隆年间,发源于皖鄂交界处的采茶调传至安庆地区,后与本地方言相结合,经严凤英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继承与发扬,逐渐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剧种——黄梅戏。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等著名曲目脍炙人口,深受海内外广大戏曲爱好者的喜爱。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剧:徽剧的形成,融汇着西部的秦腔和东南的弋阳腔、昆腔。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相继进京,使徽剧扎根京城,进而风靡全国,并最终演化成京剧。潜山人程长庚,是促进这种演化的主要人物,人称“京剧鼻祖”。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黄梅戏是安庆市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戏曲剧种,是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名扬海内外,已成为安庆市标志性的文化形象。项目规划占地面积62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212平方米,其中:剧场6500平方米,辅楼主要为由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教室、小剧场、排练及部分展示空间组成。建设黄梅戏艺术中心,使之成为集研究、创作、教学、排练演出、艺术制作等多功能,融文化、经济为一体的综合性黄梅戏艺术中心。 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