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接口·结合·打通 ——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关联 纲要 1.接口:“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2.结合:语言学视野中的文学 3.打通:走向“文学语言学” 4.结语:走出“语言乌托邦” 1.接口:“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1.0. 语言的概念 1.1.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 1.2.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 1.3. 语言-诗-存在的同一性 1.4. 语言变迁引发文学变革 1.0.语言的概念 -B·布洛克,L·特雷杰:“语言是一个社会集团内部协调一致的任意的有声符号系统。”(《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译本1986:238) -H·斯威特:“语言是概念的表达,它通过语音组成词,再由词组成句子。这种组合与形成思想之诸概念的组合相适应。”(238) -徐通锵《语言论》:“……从语言的性质来说,它是现实的一种编码体系;从功能来说,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997: 21) 1.1.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 (1)语言符号。语言直接指人的说、写、听、读行为及其产品,即狭义的“语言符号”(linguistic sign)。文学正在这一意义上是“语言”。 (2)非语言符号或拟语言。这是二十世纪特有的“语言”概念。狭义语言的特性被类比和扩展地去概括种种“非语言符号”(nonlinguistic sign)。 “拟语言” -列维-斯特劳斯:文化现象就是一种“拟语言”(quasi-language)。如文学、神话、音乐、电影、电视、绘画、建筑、舞蹈、时装、香水、广告、婚姻规则、亲属关系、汽车系统等。 -小松左京、高阶秀尔:“绘画是语言。画中有语法和辞书。” -巴赞:“电影是一种语言活动。” -麦兹:“电影是没有语言的言语。” -柯林伍德:“艺术必须是语言。” -克丽丝蒂娃:“心理分析学把所有症候都看成是语言。” 1.2.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 -十九世纪后期,文学家希望通过语言来拯救文学的危机。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至上或直抒胸臆,强调以“象征”(即暗示)去间接表达诗人意图,全力追求语言的音乐美、绘画美。 -波德莱尔、马拉美和魏尔伦深信语言具有神奇的创造魔力: -“给我粪土,我用它掘出黄金;给我地狱,我用它发现天堂。” -马拉美:“人们不是用思想来写诗的,而是用词语来写的”。 王尔德 -“语言是思想的父母,而不是思想的产儿”。 -他把语言当作“艺术的最高形式”,“形式都是万物的起点。形式就是一切”。 -与其说艺术摹仿生活,不如说生活摹仿艺术。 1.3.语言-诗-存在的同一性 -维柯德:原始历史是 “诗意历史”、“原初语言即是诗”; -赫尔德尔: “诗是人类之母语”。 -在卡西尔,艺术使语言的隐喻本质获得“再生”。在艺术中,“语言复活了全部的生命;但这已不再是被神话束缚着的生命,而是审美地解放了的生命了。” -语言的隐喻本质正是艺术的本质。而艺术的权力也正在于隐喻的权力。 海德格尔 -“当人思索存在时,存在就进入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寓所。人栖居于语言这寓所中。用语词思索和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寓所的守护者”。 -“语言的本质必得通过诗的本质来理解”。 -“语言本身在根本意义上是诗。诗在语言中产生,因为语言保存了诗意的原初本性”。 -“原始的语言就是诗,在诗中神思存在”。 巴赫金 -诗学应当“依靠语言学,但它不是语言学研究。” -作为语言学对象的语言不可能具有“诗意特性”,它“只有在具体的诗意结构中才具有诗意特性”。 -“诗的特征不属于语言及其成分,只属于诗意结构”。 1.3. 语言变迁引发文学变革 -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2.结合:语言学视野中的文学研究 2.1.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文学研究 2.2.结构主义语言学与文学研究 (1)雅各布逊:隐喻与转喻 (2)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 (3)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结构分析 (4)格雷马斯:叙事模式分析 2.3.转换生成语言学与文学研究 2.1.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文学研究 a.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的独立 b. 马克思·缪勒的比较神话学研究 C. 帕里-洛德理论与历史比较语言学 a.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的独立 从琼斯(1786)最早对梵语和拉丁语的亲缘纽带予以揭示开始,经过施莱歇尔(1808)、佛兰兹·葆朴(1816),拉斯克(1818)和雅各·格林(1822)为首的学者们的长期探索,历史比较语言学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方法体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 -“第一,收集、鉴别材料,剔除那些于历史比较无用的偶然同音现象,借用现象;第二,在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有差异的形式中找出语音对应关系,并据此确定同源成分;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