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技术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镇痛药的起源 公元前200年古希腊人用罂粟的浆汁(阿片)来治疗疾病 * 阿片成分 吗 啡 10 % 可待因 0.5 % 蒂巴因 0.2 % 罂粟碱 1.0 % 那可丁 6.0 % 吗啡的分子结构 17 吗啡的结构特点 5个环,母核上18个原子,16个碳,一个氧,一个氮 ABC氢化菲核,D哌啶,E呋喃 3位酚性羟基(pka9.85),17位叔胺(pkb6.13) 5、6、9、13、14为不对称碳原子 (-)吗啡有效(5R,6S,9R,13S,14R) ABE平面和CD平面互成斜T型 2、吗啡的性质 酸碱两性 易被氧化成伪吗啡(双吗啡)和N-氧化吗啡 酸性条件下稳定,PH 3-5 酸性条件下加热,生成阿扑吗啡 注射用,作用于阿片受体,过量用纳络酮解救 吗啡的不良反应(呕吐,便秘,嗜睡,呼吸抑制等) * (2) 稳定性 a. 3位酚羟基的存在,使吗啡及其盐的水溶液不稳定,放置过程中,受光催化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变色,生成毒性大的双吗啡(或称伪吗啡)和N-氧化吗啡。 (1)酸碱性 *    b. 吗啡的稳定性受pH和温度影响 pH=4最稳定,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极易被氧化; 吗啡注射液,pH=3-5,充入氮气,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抗氧化剂。 *    吗啡与酸性条件加热,经分子重排可生成阿扑吗啡--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可兴奋中枢的呕吐中心,作为催吐剂。 * 3. 吗啡分子的结构修饰 * C3-OH的改造 可待因具左旋光性。在阿片中含量较低,主要以吗啡为原料经甲基化反应制备。 可待因分子中无游离酚羟基,性质较吗啡稳定,但遇光仍易变质,需避光保存。 可待因为弱m激动剂,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0,是临床上最有效的镇咳药,有中度成瘾性。 可待因( Codeine ) * C6-OH的改造(了解) 将吗啡的N-CH3 用其他烷基、链烯烃或芳烃基取代,其中镇痛活性最强的是N-β- 苯乙基去甲吗啡,镇痛作用比吗啡强14倍左右。 将吗啡的N-CH3 用烯丙基取代,得到烯丙吗啡,具有激动-拮抗双重作用,但它在镇痛剂量时有严重的焦虑、致幻等精神症状,不能用于临床。 17位结构修饰 * 羟吗啡酮的衍生物纳洛酮及纳曲酮为阿片受体的纯拮抗剂,小剂量能迅速逆转吗啡类作用,临床上用作吗啡类药物中毒的解救药,也可以用作研究阿片受体的工具药。 7,8位双键的改造 分子内引入C6~ C14内乙烯桥 动物试验显示是吗啡的2000~10000倍 二、合成镇痛药(吗啡人工合成代用品) 提出问题: 吗啡的五个环难道是镇痛活性不可缺少的吗? 合成镇痛药类型 吗啡喃类 苯吗喃类 哌啶类 氨基酮类 氨基四氢萘类(略) 环己烷衍生物(略) * 吗啡结构中去掉4, 5-醚键后称为吗啡喃,结构与吗啡立体结构相同。 说明吗啡E环对活性无影响 。 吗啡喃类——除去E环 结构改造的意义 突破吗啡分子的五个环的束缚,可以进行更为大胆的改造………… * 6,7-苯并吗喃 弱镇痛 美他佐辛 2. 苯并吗喃类——除去C环 喷他佐辛 美他佐辛 思考:为什么氟痛新兼具镇痛和安定作用? 3. 哌啶类——除去B环 4-苯基哌啶类 如:盐酸哌替啶(度冷丁)Pethidine 4.氨基酮类(苯丙胺类)—D开环 镇痛作用与吗啡相当,并可镇咳,可口服。中毒剂量与有效剂量相当,有强烈的呼吸抑制。成瘾性较小。 作戒毒药物,对显著戒断症状控制疗效脱毒治疗成功率高。 镇痛活性必须的基本化学结构 * 镇痛药的构象 喷他佐辛 哌替啶 吗啡 美沙酮 三、阿片受体与阿片样物质 背景: 1973年,瑞典和美国发现吗啡受体 问题提出:吗啡是外源性物质,体内为什么存在内源性的受体呢? 内源性的镇痛物质 1975年Hughes在猪脑中首先发现了内源性镇痛物质“脑啡肽” “内啡肽” 内源性镇痛物质的发现,为新药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吗啡结构 * Morphine类似物的结构特征 平坦的芳环 碱性中心 碱性中心和平坦结构在同一平面上 有哌啶类的空间结构 烃基突出于平面的前方。 阿片受体模型及构效关系 μ阿片受体模型(三点结合模型) Beckett图像 * * 抗精神病药结构类型 吩噻嗪类 硫杂蒽类(噻吨类) 丁酰苯类 二苯二氮卓类 (一)吩噻嗪类 1. 发现和发展 盐酸氯丙嗪 异丙嗪(非那根) (一) 吩噻嗪类 结构特点: 1)2位Cl原子可被乙酰基、三氟甲基取代 2)N10侧链二甲氨基被碱性杂环取代(哌嗪、哌啶) R 肌注后作用时间 H 6~8 h -COC6H13 14 d -COC9H19 28 d 3)长效药物 每3-4周注射一次 每1-2周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