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认知语义学习 主要讲述 认知语义学就是基于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建立了“认知方式、概念结构、语义系统”的语义分析框架,以此来详细论述词句意义的形成、理解、心智表征等。 原型和范畴化 范畴化:也叫做归类,是比较的一个特例。一个范畴或类别往往有个“原型”,是用以确定类别的参照标准,需要归类的全符合的目标是对标准的扩展。 原型:一个范畴(事物)典型的、一般的范例。原型是该范畴所有范例中抽象的、理想化的代表。 如一个范畴可用多个属性来定义的话,原型可能是该范畴中最常见、最普通的成员。 如“鸟”范畴中的“麻雀”“黄鹂”。 范畴中型性”不等值。拥有属性多的典型性高,而少的则典型性低。 所有具有不同“典型性”的成员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 相似性 一个概念范畴是一个家族,原型具有最大的典型性他成员因典型性的差异与原型具有家族相似性,从原型引申出去,将成员用线条连接,范畴所有成员做“辐射范畴”。 辐射范畴 原型理论的应用 - 词汇多义性 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球外,用肉眼或望远镜能看到的发亮的天体。 原型属性 看上去很小 发亮 唾沫星子 歌星 影星 火星儿 抽象图式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是一种概念结构,是体验性在认知上的体现。基本的意象图式植根于和姿势、及其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对其他事物的操控等密切相关。在与世界的交互中,我们赋予世界秩序和模式。 通俗地说,意象图式是我们脑子里存储的大量静态和动态的画面和场景。 基本的意象图式用于抽象的认知领域,产生了大量的概念隐喻。 路径图式 路径 终点 We go to the university from home. 我们从家里出发去大学。 起点 A water drop rolls from the table onto the ground. 一滴水从桌上滚到地上。 The highway links Beijing and Shanghai. 这条公路连接了北京和上海。 容器图式 I take out a bottle of milk from the refrigerator. 我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牛奶。 I pour the apple juice into a cup. 我把苹果汁倒入杯子里。 She walks out the first bank. 她走出第一银行。 意象图式对于介词的研究 Verb + out Take out, spread out, throw out pick out, leave out, shot out, draw out, pass out… 意象图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对于介词一词多义的研究。Lindner 分析了1700多例的动词短语的意义,结论表明这些意义都可以归结成为数不多的意象图式。如 V + out 结构,在英语中有600多例,意义不尽相同,但是运用意象图式原理,可以加以归纳总结,方便理解和掌握。 理想化认知模型 - ICM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Idealized?Cognitive?Model)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理解世界过程中对某领域中经验和知识所形成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组织和表征结构(Lakoff?1987:68)。意象图示IS(Image?Schema)构成CM(Cognitive?Model),多个CM构成ICM,它们是形成原型和知识,根据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四种原则,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上的一种复杂完形结构。 概念隐喻的含义 隐喻是人类生活和体验在我们头脑中的一种映射方式,并反映在我们的语言中,影响和增进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日常交流中,隐喻的使用非常频繁,“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概念隐喻 Lakoff Johnson(1980)根据始源域的不同,把隐喻分为三类: (1)空间隐喻 (2)实体隐喻 (3)结构隐喻 隐喻的分类 析基础之上的;将修辞格隐喻分析的结果(认知功能)用于一般语言的研究中才产生所谓“概念隐喻”。区别在于一个是内在的,一个是外在的。因此理解“概念隐喻”要把握几个要点: (1)概念隐喻也可称为“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它是内在的,即在概念化过程中才能“看”得到。(2)“隐喻概念”本身不是直接的言语表达式,尽管它在深层制约着隐喻概念一定要有语言的“繁殖”(generating)能力,即隐喻概念的系统性。不具备这个能力的概念在Lakoff 的隐喻框架内不能称为“隐喻概念”或“概念隐喻”。 I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spare for that.You’re wasting my time.This gadget w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青海省银行业利用企业电碳账户开展金融业务管理规范.docx VIP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2019年军队文职统一考试《公共科目》真题及答案.pdf VIP
- 铝板幕墙安装专项方案.docx VIP
- 冠状动脉痉挛的认知与管理答案-2025年福建省金航联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风险投资协议(Term-Sheet)详解.pdf
- 长沙7重点中学初一数学自主招生试卷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 VIP
- 解读《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ppt
- 重大危险源罐区操作负责人包保责任履职记录表.docx VIP
- 重庆7重点中学初一数学自主招生试卷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