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上07词性活用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条件 1)代词前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 (左传 · 昭公十二年) 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列传) 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庄子·天运) 丞相岂少我哉?(史记·李斯列传) 2)能愿动词后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例如: 厌(压)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 (荀子 · 修身) 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庄子·盗跖) 楚欲弱我也,先为之弱乎? (左传 · 僖公十年) 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所”后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世人所高,莫若皇帝。 (庄子 · 盗跖)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 襄公三十一年)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晁错《论贵粟疏》) 4)名词前的形容词,不作定语则活用作动词。例如: 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广河。(淮南子·修务训) 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吕氏春秋·知度)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荀子·儒效) 6.名词用为状语 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能作状语,而古代汉语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和普通名词,都可以作状语,并能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有人视名词作状语为名词用如副词,因为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是名词的常见用法,所以我们不采纳其说。 名词的主要作用如下: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方位或处所。例如: 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韩非子 · 初见秦) 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淮南子 · 说山训) 范雎至秦,王庭迎。(战国策 · 秦策) 舜勤民事而野死,冥勤其官而水死,稷勤百谷而山死。(国语 · 鲁语) 2)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工具或方式。例如: 晋楚不务德而兵争。(左传 · 宣公十一年) 江南火耕水耨。(史记 · 平淮书) 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韩非子 · 难势)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史记 · 项羽本纪) 3)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例如: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史记 · 魏公子列传) 失期,法当斩。(史记 · 项羽本纪)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能俱生。(史记·项羽本纪) 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史记·留侯世家) 4)表示比喻。例如: 豕人立而啼。(左传 · 庄公八年) 嫂蛇行匍伏。(战国策 · 秦策一) 车雷震而风厉,马鹿超而龙骧。(张衡《南都赋》) 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史记 · 公孙弘列传) 5)表示对人态度。例如: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汉书 · 鲍宣传)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 · 项羽本纪) 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史记 · 项羽本纪) 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史记 · 范雎蔡泽列传) 二 古代汉语的词序 □谓语前置 □宾语前置及其条件 □数量词的位置 1.谓语前置 为了加强语气或强调突出谓语,在古汉语中可把谓语提到主语之前。例如: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礼记·檀弓) 谁与,哭者?(礼记·檀弓) 死矣,盆成括!(孟子·尽心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2.宾语前置及其条件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如“谁”、“孰”、“何”、“奚”、“安”、“胡”、“曷”、“恶”和“焉”等作宾语,在古汉语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例如: 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左传·闵公二年) 温曰:“何姓?”宓曰:“姓刘”。(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齐。”(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