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双启—典型安全事故带来的启示_幻灯片.pptVIP

胡双启—典型安全事故带来的启示_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爆炸性物质燃烧与爆炸 化学结构 N-O(如TNT) N-N(如氮化铅) N-X (如卤机氮) N-C(如氰化物) O-O(如过氧化甲乙酮) 氯酸类、高氯酸盐类 乙炔及乙炔重金属盐类 爆炸性物质燃烧与爆炸 本质区别(灭火) 无需氧 热分解转燃烧(贮存) 温度、体积和形状(比表面积)、散热条件 燃烧转爆轰(销毁) 环境压力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1.防止火灾基本原则: 预防—灭火—限制 2.灭火基本原理: 冷却—化学抑制--窒息—隔离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3.常用灭火剂类型及灭火原理 水:冷却 泡沫:隔离 惰性气体:窒息 四氯化碳:冷却 干粉:抑制 卤代烷:抑制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4.常用灭火器材 5.自动灭火装置(自动雨淋灭火装置) 6.阻火器 建筑防火技术 1.生产过程和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 化工生产:甲\乙\丙\丁\戊 2.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一\二\三\四 构件分类: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 构件耐火极限: 建筑防火技术 3.生产厂房的安全距离 防火: 10~18米 防爆:根据危险物种类\数量\安全等级计算 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构件类型\构件耐火极限\层数---安全距离 强化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技术 ——典型安全事故带来的启示 胡 双 启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北大学研究生培养处 处长 山西省防火防爆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防火防爆专业委员会 委员 目 录 一、国内外安全状况比较 二、典型安全事例及启示 三、国家重要安全法律法规 四、安全技术基础 一、国内外安全状况比较 1.国内外安全现状比较 煤矿死亡人数是世界其它国家总和的4倍; 百万吨煤死亡率是美国的160倍,印度的10倍; 百万吨钢死亡率是美国的20倍,日本的80倍. 国内外安全状况比较 2. 国内外安全方针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厂\科研成果鉴定的前提条件 国际会议期间合作事宜 农业新品种推广 安全培训义务制 国外非常重视人的生命和安全,人是最宝贵的----美国战争原则;瑞士一个跨国公司十来个人。 安全状况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承。经济发达,安全管理及安全状况好;安全状况好了,促进生产和经济。 安全问题与环境问题有共性。 国内安全领域知名人士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张宝明—王君—骆琳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闪淳昌、孙华山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 冯长根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秘书长 伊 烈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主编 徐德蜀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研究院 程映雪、吴宗之 北京理工爆炸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白春华、张庆明 中国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院士 范维澄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罗 云 北航院士(失效) 钟鹏群 二、典型安全事例及启示 事例一:大亚湾核电站安全管理成功经验 启示: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事例二:莱茵河火灾污染事故的教训 启示 安全指挥人员必须全方位周密思考,不能顾此失彼 安全指挥人员必须懂技术、方法得当 事故三:某军事演习现场 事故四:某军工企业废火药销毁 启示: 生产人员、研究人员必须懂安全技术 事故五:中北大学429事故 启示 工作人员必须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 一般认为并不危险的岗位也会时常发生安全事故 三、国家重要安全法律法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的重要方针。为确保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有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各部委及各行业规章、规定等。如《劳动法》(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消防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001.4.21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