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劝学导案
《劝学》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荀况及其主张;? 2、?理解几个文言虚词和通假字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3、?了解本文的条理性及运用大量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明白、生动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了解荀况对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的论述,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要,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重点:理解几个文言虚词和通假字的用法。
难点:以生动、通俗的比喻为论据。
【导学方法】
读读---译译---析析---评评
【教具课件】
PPT课件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
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
活动 个性
补充 情
景
导
入 古人勤学的故事或名言你知道多少?
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唐代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人的“劝学” :苏秦悬梁、孙敬刺股、匡衡凿壁、孙康映雪、车胤囊萤、羲之临池、左思补拙、江郎才尽。
孔子:“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朱熹: “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子思(儒学家)“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庄子曰:“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得到的启示:
学习要勤奋艰苦 学习要持之以恒
学习要珍惜时间 学习要讲究方法
荀子曰:?
识
记
积
累 师
生
互
动
建
构
新
知 一、题目解读
劝 学:劝勉;学习
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他的学说思想主要有:①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②主张“性恶论”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③主张“法后王”,治理天下要靠“法制”和“礼治”。④强调后天学习重要性及环境对人的影响。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20卷,收文章32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辩论等方面。其中绝大多数是他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于用喻。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是荀子教学思想的专论,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教育和学习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生词注音
中( zhòng ) 輮( róu ) 舆( yú ) 有( yòu ) 槁暴( gǎo pù ) 砺( lì ) 参省( cān xǐng ) 须臾( yú ) 跂(qì ) 楫( jí ) 生( xìng ) 蛟( jiāo ) 跬( kuǐ ) 骐骥( qí jì ) 驽( nú ) 锲( qiè ) 镂( lòu ) 跪( guì ) 鳝( shàn ) 螯( áo )
四、整体感知、通译全文
听课文录音,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中心论点是什么?怎么理解?
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2.分了那几个论点论述?
从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学习的方法(积累)和态度(坚持,专心)三个方面来论述
3.本文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找出相关句子。
本文运用了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五、写作特点
本文写作最大特点:比喻论证
大量运用比喻
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这些比喻的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这些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解释,因而使这一论点既明确又生动。
本文是阐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