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阳蕙: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第1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pptVIP

卢阳蕙: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第1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卢阳蕙: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第1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第二单元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一节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两个锦囊成名的李贺 清晨,一个破落小院的柴门咯吱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小厮,只见他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牵着一头又老又瘦的毛驴,毛驴上坐着一个同样瘦瘦弱弱的少年书生。这一主一仆,就这样悠闲地踱向了村外的世界。 一路上,流连于青山秀水,徜徉在繁华街市,穿行过闾巷人家,那少年书生时而悲愁,时而欢愉,时而激昂,还不时地从小厮处取过纸笔,嚓嚓写下几行诗句或片言只语,然后把纸条往锦囊一扔,就又继续前行了。;等到日暮西山,他们才催赶着毛驴,蹬蹬地转回那个破落的小院。这时,一位端庄的妇人迎上来,取过小厮背上的锦囊,看见里面满满的一大堆纸条,她不赞叹反而心疼地说: “孩儿,你真要写到呕心沥血才罢休吗?” 少年只是笑笑,没有言语,他开始坐下来吃饭。刚放下饭碗,他又跑进书斋,叫小厮拿出锦囊,研好磨,然后就对着那些纸条沉吟琢磨,把白天的奇思妙想、断语残句写成完整的诗篇。;写完后,他把诗篇整理好,投进另外一个锦囊里。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少年一直坚持着四处游历,采诗写诗,从不间断。他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淳朴的风土民情,以及自己的雄心壮志都投注到了笔端,化成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从一个锦囊到另一个锦囊,他的诗越写越妙,越积越多,美名渐渐传开,越传越广,当时的文章巨公韩愈闻听了他的大名,亲自登门来拜访他,这个少年,就是唐朝杰出的诗人——李贺。;知 识 梳 理 1.什么是素材? 一般认为,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结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从作者得到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又可分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的现象)和间接的符号材料(如图文材料)。广义的素材可以泛指大千世界的一切事象,真可称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选取素材时应注意哪几个标准? (1)主题标准 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主次和详略。能够表现、突出主题的录用,与主题无关的,无论多新鲜都要舍弃。 (2)真实标准 真实的材料就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反映客观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的材料。真实有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符合生活逻辑或客观规律的经过艺术加工后,虚构的材料也能反映生活的本质,也属真实的材料。写作反对脱离实际,扭曲生活,胡编乱造。;(3)典型标准 典型材料是某一类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能够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它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典型材料能以少胜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新颖标准 新颖的材料就是新鲜、生动有趣,鲜为人知或具有时代精神风貌以及有作者独特认识与感受的材料。;3.把素材转化为题材时应注意什么? 在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时应注意: (1)要抓住素材给你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中心印象,以此为切入点对素材进行提炼和强化,即把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题材。 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例如魏巍在《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体会中谈过,他在朝鲜战场搜集了一百多个战斗故事,这就是他积累的生活素材;而经过他的选择和提炼,最后写进《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去的“松骨峰战斗”“马玉祥三次扑进火窟救儿童”“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的日常生活”三个典型事件,就成为这篇通讯的题材。;(2)素材可从“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即可根据文章的需要,几个素材整合在一起,表达相同的主旨或表现一个典型人物。 ;技 法 点 拨 一、素材的积累 1.从课本中积累 学生的学习主要来源于教材,各科课本和补充材料都可成为写作素材。;例 缤纷成就和谐 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有一种饮料,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 作者信手拈来课本中学过的古诗、名篇、作家、历史等有关知识,有理、有据地论证“缤纷成就和谐”这一主题,显示了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扎实的基本功。 ;2.从生活中积累 要认真观察周围的一切。既可从大自然中寻找生活的真谛,也可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诸如一些“熟悉的陌生人”,即看起来挺熟的,但他们身上依然有你没发现的、给你震撼的一些东西的人。; 3.从课外活动及课外阅读以及时事报道中积累 尽可能多地参加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从中积累素材,还要加强课外阅读,从名著中获取感悟,并关注国际国内的时政大事,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二、由素材到题材的转化 1.题材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比较、改造、发展、组织成为作品的一个内容因素的生活材料。素材是题材的基础,但题材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 提炼素材时应注意: 从最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角度入手提炼素材,以真情感人。;2.提炼有代表性的情节,发掘素材的内在含义,找到与现实的联系点,力求能反映现实,并富于启迪意义。 例疼痛,是青春必须的一步 之前,我并不看好他。他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