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李国山)
卢梭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自幼丧母。父亲是一个钟表匠,曾有心让小卢梭接受教育,后因与人发生纠纷而远走他乡。此后,卢梭开始了流浪生涯。他当过学徒、仆从、音乐教师,备尝生活的辛酸。卢梭从没有进过学校,可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他还是想方设法阅读了大量书籍,并通过自修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他通过当家庭教师等途径,结识了孔狄亚克、马布利、狄德罗等人,有了共同研习学问的小圈子。
1749年,卢梭在“法国水星杂志”上偶然读到第戎科学院的征文题目:科学和艺术的进步起了败坏风俗的作用,还是起了改善风俗的作用?卢梭决定应征,于是写了一篇题为《论科学与艺术》的论文寄往第戎科学院。不想,这篇论文一炮打响,卢梭因此获得该院颁发的奖金,并从此走上治学之路。六年后,他再一次参加了第戎科学院的征文活动,这次他提交的就是我们以下要介绍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这篇论文虽然没有像第一篇论文那样获奖,却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卢梭其后的主要著作还有《新哀洛伊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的主要内容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沿袭其他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认为人类的发展经历了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两个不同的阶段。不过,在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之间有何具体差异这一问题上,自然法学派内部原本就没有统一的意见。英国哲学家洛克就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中就已经服从于理性,那时的个人实际已拥有了一些权利,而后来人们订立契约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行使这些权利。卢梭则主张人类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是完全不同的。他反对拿自然来为社会组织制度做任何辩护。
首先来看一下卢梭对人类自然状态的描述。“大家都承认,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人都是天性善良的,他们只喜爱安宁和自由,只愿自由自在地过着闲散的生活,而从不愿损害他人。“我相信在这里可以看出两个先于理性而存在的原理:一个原理使我们热烈地关切我们的幸福和我们自己的保存;另一个原理使我们在看到任何有感觉的生物、主要是我们的同类遭受灭亡或痛苦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天然的憎恶。我们的精神活动能够使这两个原理相互协调并且配合起来。在我看来,自然法的一切规则正是从这两个原理(这里无须再加上人的社会性那一原理)的协调和配合中产生出来的。”这就是说,人类的自然状态是由人类天生具有的自我保存愿望和对同类的怜悯心来维系的。其中怜悯心实际起着在社会状态中由法律、风俗和道德所发挥的作用。在这种状态下,“自然在给人分配天赋时,即使真的像人们所说,往往厚此而薄彼,但是在人与人之间几乎不可能发生任何关系的环境中,那些得天独厚的人们,因受自然偏爱而获得的好处,对于别人又有什么损害呢?在没有爱情的地方,美丽有什么用呢?对于没有语言的人,才智有什么用呢?对于不互通交易的人,狡诈有什么用呢?”因此,不平等在自然状态中几乎是感觉不到的,它的影响也几乎等于零。
关于人类的不平等卢梭有这样的概括:“我认为在人类中有两种不平等:一种,我把它叫做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因为它是基于自然,由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或心灵的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另一种可以称为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因为它是起因于一种协议,由于人们的同意而设定的,或者至少是它的存在为大家所认可的。第二种不平等包括某一些人由于损害别人而得以享受的各种特权,譬如:比别人更富足、更光荣、更有权势,或者甚至叫别人服从他们。”第一种不平等在自然状态中也存在,但没有什么实际影响。而在社会状态中,两种不平等都起着作用,不过,需要对之追根溯源的就只有后一种的不平等。卢梭明确写到,他撰写该文的目的是要指出在事物的演进中,在什么样的一个时机权利代替了暴力,自然服从了法律;是要说明到底由于什么样的一系列的奇迹,才使强者能够决意为弱者服务,人民能够决意牺牲实际幸福,来换取一种空想的安宁。
卢梭显然对“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然状态情有独钟,而对充满尔虞我诈的社会状态怀抱敌意。他写到,在森林里的马、猫、雄牛,甚至驴子,比在我们家里所饲养的大都有更高大的身躯,更强壮的体质,更多的精力、体力和胆量。它们一旦变成了家畜,便失去这些优点的大半,而且可以说,我们照顾和饲养这些牲畜的一切细心,结果反而使它们趋于退化。人也是这样,在他变成社会的人和奴隶的时候,也就成为衰弱的、胆小的、卑躬屈节的人;他的安乐而萎靡的生活方式,把他的力量和勇气同时销磨殆尽。而且野蛮人和文明人之间的差异,比野兽和家畜之间的差异必然还要大一些。因为自然对人和兽虽然一视同仁,而人给自己比给他所驯养的动物安排的种种享受更多得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