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第一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囚绿记第一课时

怀绿( 14 ) 囚绿(8 -12) 放绿( 13 ) 遇绿(1 - 4) 赏绿(5 - 7) 1.寻绿(1—4段).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 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 2.观绿(5—7段).开始对绿枝条直观描写. 3.囚绿(8—12段).这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 题相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 4.放绿(13段).“卢沟桥事变”的文章背景,既 是作者的活动背景,也是绿枝条生存的背景。 5.怀绿(14段)。一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 友”,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 2、依据刚才对整篇文章思路的把握,你可以发现作者对待“绿”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过程?请大家再次浏览文本,尽量使用文中的词语来说明。 (遇绿):喜悦满足 (赏绿):留恋欢喜 (囚绿):喜悦、不快、可怜、恼怒 (放绿):祝福 (怀绿):怀念 1.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 放绿、怀绿五个层次,可作者为什么给文 章命名为“囚绿记”? 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要表现的 主题有关。文章5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 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 绿”表达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卢沟桥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 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 展示单元五 学习小结 ?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如标题和重点语句来理解文章的方法,还学习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在各种体裁的文章阅读中。同时,我们从作者描写的“常春藤”“油菜花”这些微小的生命体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气息,感悟到了心灵净化、品质提升的可贵。我们也应该做一个有“心”人。? 当堂反馈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 a 瞥(piě)见  涸(hé)辙 脉(mài)络 b 茎(jīng)叶 淅(xī)沥 婆娑(suō) c 葱茏(lóng) 蕈(diàn)菌 猗(yī)郁 d 镶嵌(qiàn) 揠(yǎn)苗 摺(zhé)叠 2、选出下列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a、我急不瑕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b、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 c、(我)不能再留连于烽火四逼的旧都。 d、(我)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3、下列各句中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他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c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绝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d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他总是忙个不停。 答案 1、b(瞥piě,蕈xùn,揠yà) 2、a(“瑕”应为“暇”,应为“空闲”义。) 3、c(分号应改为逗号) 当堂反馈 请你模仿绿藤的口吻,以“朋友,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作者写一段话,表达绿藤对作者囚绿的理解之情。 请同学们逐段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被囚之前、之后生长状况的句子,并说说表现了它什么样的特点。 常春藤的特点: 柔弱但却蓬勃、向阳、固执 对于绿藤被囚前后的生态变化,你会想些什么? 爱自由是生命与生俱来的天性,应该让生命在自然中生长。人为的约束会使生命力萎缩。爱有时也会带来伤害。真爱是欣赏而非占有。 绿藤被囚后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给你怎样的启示? 被囚后,绿藤的尖端总指向窗外,显示出它不屈不挠的反抗意识,折射出它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展现了他不可侵犯的生命尊严。 我们也要不屈服于逆境,要追求生命的阳光。 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敬重和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寄寓?谈谈你的理解。 在文中隐约交代了当时的写作背景,请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快速扫描课文,找出关于这些背景的语句。 社会背景 背景: 1、我住在北平的一家 公寓里。 2、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3、在七月中旬,不能 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写作背景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烽烟四逼中的旧都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虑烦恼,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在“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棵常春藤。于是写下了《囚绿记》(抗战前期1938年)。 绿 作者、民族 绿的被囚 作者的忧愤、民族的受辱 绿的朝窗、向阳 对光明、自由的执着 绿的永不屈服 顽强不屈的民族气节 托 物 言 志 蓬勃、 向阳、 固执 生命、希望,追求光明、自由,坚贞不屈的抗战精神 象 征 绿 以小见大 本文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