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红旗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河南红旗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矿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红 旗 一 矿
二 零 一 零 年 二 月
第一章 矿井概况
一、矿井的地理位置及交通:
1、矿井的地理位置及井田面积
红旗一矿位于巩义市大峪沟镇西北部约1.00km处,行政隶属大峪沟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2′4″~113°05′58″,北纬34°42′4″~34°45′04″。具体范围:东部与煤矿相毗邻,西部与红旗矿相毗邻;南部基本以二1煤层露头为界北部与金龙井田相毗邻。井田东西长4.00km,南北宽2.50~3.50km,面积km2。红旗一矿东南距大峪沟镇约1.00Km,西北距巩义市约14Km,巩义市至大峪沟煤矿铁路专用线经井田南部通过,在孝义与陇海铁路接轨;郑州——大峪沟——巩义市G310国道经井田南部边界处通过,井田内乡村间均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红旗一矿交通位置图
二、矿井的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本区位于嵩山北翼区,地势总体上是东高西低,沟谷发育。区内海拨~+422.90m,相对高差m。区内沟岭相间,纵横交错,沟谷多呈“V”字型,山脊山顶多呈现鱼脊状和馒头型,地形切割严重,形态各异,全区展现出一派侵蚀型丘陵地貌景观。
本区属黄河流域,伊洛河水系,井田东部边界处仅有一条河流称东泗河(王河),为区内东部的一条主要河流,起源于南部山区流向西北,经凉水泉水库,在站街镇北部注入伊洛河,后汇入黄河。该河流属季节性河流,但由于附近各矿井排水的注入,现为常流不断的小溪,雨季水量较大为本区排洪的一条主要河流。
凉水泉水库位于本井田东部,坐落在东泗河上游,水库面积133000m2,水库容量约200000m3,为小型塘坝,以拦蓄洪水、农田灌溉为主。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据巩义市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4.6°C,最高气温达43°C,最低气温–15.4°C。蒸发量较大,年平均蒸发量2136.4mm;降水量少而集中,年平均降水量583mm,一般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月中旬开始降雪、冰冻最大积雪厚度为21cm(1974年12月),冻土最大深度22cm(1977年1月)。最大风速m/s。
地处低山丘陵区,地面坡降较大,冲沟发育,不利于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水源较为缺乏。km。矿方已有的两根2根MYJV22—8.7/10kV、3x95mm2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分别引自大峪沟35kV变电站27板,33板,沿副井井筒下至井底中央变电所。根据电缆载流量,考虑电压损失,按经济电流密度进行效验,已有的两根电缆当一回电缆故障时其余一回能满足变电所供电负荷要求。
三、矿井地质特征:
1、地层
本基岩属半掩盖区,据地表出露及钻探揭露,内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石炭系统本溪组(C2b)及太原组(C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h)与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和石千峰组(P2sh)。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则分布于北部边界外围,而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则以不同的厚度分布于山沟、半坡及凹地中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华北聚煤盆地南缘的嵩箕构造区北部,属嵩山背斜北翼。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地层走向近东西至南东东,倾向5°左右,倾角10°左右的单斜构造,沿地层走向和倾向均具有宽缓的波状起伏,构造以断裂为主,发育有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断裂,据地表地质露头和钻孔揭露,本内及外围共有断层1条,内条(F5、F102、F12、F9、F126、F125),外围断层条(F3、F1、FF6)其中近东西断裂条,北北东断裂3条,北西向断层1条。此外煤矿北发育滑动断层(F9),使滑动断层下盘为一简单单斜构造,不受断裂与褶曲的影响,而上盘则发育次一级的断裂与褶曲。本构造复杂程度应属中等俗称黄煤,赋存于山西组下部,大占砂岩之下,上距砂锅窑砂岩65m左右,下距一1煤层平均60m左右。煤层直接顶板多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局部为细砂岩;直接底板多为泥岩,炭质泥岩或砂质泥岩,煤层厚度0~24.10m,平均4.72m,本井田穿过二1煤层层位者70层次,其中见煤者50层,可采者43层。井田内煤厚变化较大,出现薄(无)煤带多处,一般面积0.05km2。从矿井开采二1煤情况看,薄煤带虽较多,但面积均较小,一般仅30~50m。煤层层位稳定,结构较简单,局部含夹矸1~2层,岩性多为炭质泥岩或泥岩,局部地段夹矸厚度大于可采厚度,而出现分叉煤层二2 1煤层。二1煤层为基本全区可采较稳定型厚煤层。本井田内二1煤层赋存标高+360m~–135m,埋深0~435m。
豫工信〔2010〕66号关于2009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8.71m3/min,为低瓦斯矿井。
2、煤的自燃:根据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