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第一节 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 一、不同社会接触的因素: 贸易往来和文化交往;迁徙;战争征服;海外殖民。 二、语言接触的类型: 1.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不同社会或民族贸易往来和文化交往,社会或民族地域不相邻。 2.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不同社会或民族在地域上比邻而居,各社会或民族的词汇相互大量借用,音系和语法相互感染而趋同。 3.语言替换与底层残留:若干民族比邻而居,接触频繁但不平衡,人口多,经济文化发达的民族语言替换其他民族语言,被替换的语言不再使用,只在优势的语言中保留一些特征而成为“底层”。 4.通用书面语、民族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底层:通用书面语、民族共同语由其特定的地位影响方言或民族语的底层,甚统一方言或民族语的底层。 5.洋泾浜和混合语:外来语言与当地语言相混合而形成临时性的交际语叫“洋泾浜”,如果洋泾浜被作为母语传递就成了混合语。 一、借词 民族之间各种形式的接触,如移民杂居、商贸往来、文化交流、战争征服等等,都要引起语言的接触,从而导致语言成分的互相借用,其中最普遍的是词语的是借用。 1.什么叫借词? 借词也叫外来词,是指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2.借词的常见形式 ①音译词:将外来词用音译方式借过来的词。如 沙发sofa、扑克poker、可可cocoa、坦克tank、吉普jeep、白兰地brandy等。 音译词不同于意译词。意译词是利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词根、词缀)和造词规则构成的新词去表达外来事物。 外语词 音译词 意译词 telephone 德律风 电话 microphone 麦克风 扩音器 bank 版克 银行 ②音译加意译词:这种借词一部分是音译,一部分是意译。 如“冰激凌←(英)ice cream ,ice意译为 ”冰“,cream音译为激棱;迷你裙←(英) miniskirt, mini(小)音译为迷你,skirt意译为裙。对于这类既非完全音译,又非完全的意译的词语,使用词语的人仍觉得它是舶来品,而非国货。所以把它归入借词。还有香槟→香槟洒;坦克→坦克车等等。 3、借形词,也叫回借词。主要指日语里由汉字构成的新词,即把用汉字写出来的、汉语中本身没有而日语存在的词借回来。 魏晋六朝尤其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遣唐史”数次、数批来中国。汉语直接影响日语,汉字也被日文吸收,成为日语的书写工具。日本的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把从汉语借过去的词加以改造,或者赋于新义,或者用汉语材料构成新词。后来,中国在大规模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时候,又成批地从日语中借回词语。如:“警察”、“理论”、“交涉”、“演绎”、“想象”、“垄断”、“政府”、“间谍”、“景气”、“取缔”、“故障”、“引渡”等。这些词从构词材料、构词规则甚至词语本身都是汉语固有的,与本族词没有什么区别,从日语借回来并不感到有外来词的色彩,一般人不容易察觉是借词。 二、借词与社会 1.社会接触程度不深,在地域上不相邻,双方的交往只有一般的物质交换或文化交流,语言接触的结果是“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2.语言中借词的方向决定于社会接触时文化传播的方向,文化传播是单向性输出或输入,词语借用是单向的,反之是双向的。汉代佛教词汇的输入是单向的,张骞通西域、日本借用汉语词汇及汉语从日语回借词则属于双向的。 第三节 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 一、语言联盟与社会 1.语言联盟:也叫“语言的区域分类”,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彼此不同的语言现象。 2.产生语言联盟的原因:不同民族深度且相对平衡接触。 二、系统感染 1.系统感染的表现:处于同一地区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逐渐趋同,但又保持了各自语言的本质——有相当数量继承于自己语言祖语的核心词根;同时这些语言又有较大数量的词语借贷。 2.例证:东亚/东南亚语言联盟的各种语言的共同特点:有声调,单音节,没有词形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虚词和词序表达,有量词。 第四节 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一、语言替换 语言的替换是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的交际工具,其他语言则因不再使用而逐渐消亡语言现象。语言替换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汉语在历史上曾和不少民族的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