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工程硕士《半导体器件概论》考试大纲-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DOC

复旦大学工程硕士《半导体器件概论》考试大纲-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工程硕士《半导体器件概论》考试大纲-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

复旦大学工程硕士 《半导体器件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半导体物理和器件部分) 基本参考书: 《半导体器件物理》,孟庆巨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出版 其他参考书: 1、《半导体物理学》 刘恩科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4) 2、R.M.Warner,B.L.Grung Semiconductor-Device Electronics (《半导体器件电子学》吕长志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3、Robert F. Pierret Semiconductor Device Fundamental (《半导体器件基础》黄 如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考试对象的要求: 在了解半导体导电机制和其中载流子的性质和行为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硅双极型晶体管和MOS场效应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初步了解器件电参数和几何结构及半导体材料参数之间的关系; 要求:了解基本术语概念;熟悉公式;掌握公式的内容和约束条件。 一、了解半导体导电机制和其中载流子的性质和行为: 了解半导体和绝缘体、金属的能带、导电机制有哪些差别,同时知道绝缘体和半导体之间在特定条件下又有可能转化; 了解晶体中描述电子的共有化状态和局域状态的基本参数; 了解‘空穴’导电的本质; 了解控制半导体导电类型和导电能力的原理; 了解半导体中非平衡载流子的漂移、扩散、复合规律。 二、初步了解硅PN结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和MOS场效应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初步了解PN结的形成,主要特性及应用; 初步了解双极型晶体管和MOS场效应晶体管中载流子的运动情况和器件的工作原理; 初步了解双极型晶体管和MOS场效应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初步了解两者特性的差异; 初步了解有各种非理想因素对PN结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和MOS场效应晶体管特性的影响。 三、初步了解器件电参数和几何结构及半导体材料参数之间的关系: 初步了解双极型晶体管的电特性和器件结构及半导体材料参数(掺杂情况、尺寸大小等不同半导体材料等)的关系; 初步了解MOS场效应晶体管的电特性和器件结构及半导体材料参数的关系; 初步了解器件各种电参数对结构参数要求之间的矛盾。 内容提要: 第一章 晶体中电子的能量状态 1.硅和砷化镓的晶体结构 2.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3.自由电子的E~k关系 4.一维矩形势阱中电子的E~k关系 5.晶体中共有化电子的运动 6.晶体中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 7.硅和砷化镓的能带图 8.半导体中的局域能级 第二章 平衡载流子的统计分布 带中电子的状态密度 2.费米分布函数 3.本征半导体中电子、空穴的浓度 4.单一浅能级低掺杂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的浓度 5.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 6.杂质的补偿效应 7.重掺杂效应 第三章 电导率和迁移率 载流子的散射 2.电导率和迁移率及其随温度的变化 3.强电场效应 第四章 非平衡载流子 费米能级 2.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 非平衡载流子的复合机制 复合中心和陷阱中心 非平衡载流子的扩散和漂移 6.爱因斯坦关系 7.电中性条件 8.连续性方程及某些情况下的解 第五章 结 1.平衡态PN结 2.理想PN结的伏安特性和非理想因素的影响 3.PN结的电容 4.PN结的击穿特性 5.金-半肖特基接触和欧姆接触 6.异质结 7.同质PN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第六章 MOS电容 1.氧化硅和硅的界面 2.MOS电容中的电荷成分 3.理想的MOS电容的C~V关系 4.实际MOS电容的C~V关系及其应用 第七章 双极型晶体管 1.晶体管中电荷的流动及其放大原理 2.输出特性 3.Early效应(有效基区宽度调变效应) 4.Kirk效应(有效基区展宽效应) 5.高频特性 6.开关特性 第八章MOSFET 1.MOSFET的类型 2.阈值电压的公式及调整方法 3.直流特性 4.跨导 5.击穿特性 6.高频特性 7.开关特性 8.CMOS 9.二级效应(亚阈值效应-漏电流;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迁移率和漏端速度饱和效应;CMOS电路的闭锁效应) (工艺部分) 基本参考书: 《硅集成电路工艺基础》 关旭东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基本要求: 了解从晶体管到硅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 熟悉硅平面工艺的基本原理; 掌握各类集成电路的结构特点和工艺流程; 1 从晶体管到硅集成电路 1.1 从锗点接触晶体管的发明到第一块锗集成电路的问世 1.2 半导体材料从锗到硅的演变 1.3 现代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基础 1.4 硅外延平面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1.5 双极型硅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艺特点 1.5.1 集成电路中的隐埋层 1.5.2 集成电路中的PN结隔离 1.5.3双极型硅集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