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人类的社会行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这个世界经常发生英勇救人和见死不救的故事 1964年3月13日凌晨,一位名Catherine (Kitty) 妇女在纽约市被谋杀了。她下班回家的时候一个拿着匕首的男子逼近她,她开始跑开,但是男子赶上并开始用匕首刺她。她大声呼救,许多公寓的灯都亮了,人们从窗口探出头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名攻击的男子准备离去,但当他看到没有人过来帮助受害者时,他又回过头来刺杀这位妇女,直至她死去。这场可怕的谋杀持续了45分钟,有38名目击者可就是没有人出来提供帮助,或者向警署报案(Rosenthal,1964)。 第一节 人类的侵犯行为 1999年4月20日,在科罗拉多州的利特尔顿市的科勒拜恩高中的走廊和教室里面,回响着枪声,两个学生佩戴攻击性的武器和炸药进行了一场残酷的屠杀,杀死了一个老师和数名年轻的学生。然后他们把枪口对准了自己。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屠杀案,有15人死亡,另有23人受伤。 在我国,近两年关于校园暴力的报道也不少,比如前几年的马家爵事件。 那么人为什么有如此疯狂的举动?行为能否预防和减少呢?本章将具体探讨这些问题。 侵犯行为的概念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谁是真正的刽子手 从表面上看,亲社会行为与社会规范的要求相一致,而反社会行为违背了法律和社会规范。因此人们常常认为反社会行为不好,但实际上正好相反。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最残忍的暴行都是由与规范相一致的官方行为所铸成。二战中纳粹分子杀害600多万犹太人乃德国政府的官方行动命令。70年代中期波特政权控制下的柬埔寨,300多万高棉人被杀害也是政府命令。在斯大林时代的苏联,成千上万的人被清洗也是政府的合法运动。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置他人于死地的人更是以革命者自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所有这些暴行都是由国家或团体的合法领导所铸成,并宣称是为整个国家着想。纳粹堂尔皇之地宣称:他们的目标是为“净化”德国人种,其它的政府则是以恢复“法律与秩序”为由。与这些暴行相比,任何年代中的个人谋杀事件均微不足道。因此,人们已经意识到:放纵的政府比放纵的个人更具危险性。 愤怒与侵犯行为 每个人都有“愤怒”的经验,愤怒常常是侵犯行为产生的根源,人们为什么愤怒? 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时 遭受挫折时 归因的影响 当人们感到愤怒时如何反应? 反应类型 侵犯冲动 实际侵犯 直接的攻击行为: 口头或象征性攻击 82% 49% 予以拒绝或收回某些利益 59% 41% 身体攻击 40% 10% 间接的攻击行为: 向第三者说,诅咒 42% 34% 伤害对冒犯者有重要意义的东西 25% 9% 替代性攻击: 攻击无生命物体 32% 28% 攻击另一个人 24% 25% 非攻击性行为: 平静活动 60% 60% 就此了事,不伤害无礼者 59% 59% 对侵犯行为的学习 学习在侵犯行为产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侵犯行为可经由学习而获得,强化(reinforcement)和模仿(imitation)对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真实案例:2005年8月12日北京科技报 美国一四岁儿童因被弟弟激怒,拿出母亲提包里的手枪,对准两岁弟弟的太阳穴,枪杀了他”———2005年3月14日的这条新闻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令人震惊!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屡被提及,但是,如此低龄的杀人犯实为罕见。  就在同一天还有另一则报道,加拿大一八岁儿童为印度洋海啸发起募捐,并在世界儿童发展基金会的帮助下,募集到几十万美元的善款,成为儿童基金会赴泰国检察工作组年龄最小的成员。这个男孩子早在四岁时就曾以向邻居卖桔子来筹集善款,救助他人。 温度与侵犯行为 高温---安德森等人的研究表明温度越高,被试体验到更多的敌意,人们会出现更多的侵犯念头。 科恩和诺顿通过考察侵犯和温度的记录发现,温度和侵犯之间是曲线关系。 兴奋转移与侵犯行为 由于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