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出师表优质课.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师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一般知识。 2. 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 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二)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怎样对他人有分寸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 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社会的有用人才。 教学重点 (一)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教学难点 (一)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二)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教学方法 (一)朗读法?? 正确处理句中的语意停顿,读出层次感,读出情意。 (二)讨论法 ??学生互动,疏通文句,培养协作精神。 (三)探究法 ??提供有关诸葛亮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想 本文以议论为主,教学时应着重分析本文的议论内容和表达上的条理性。文中诸葛亮兼叙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流露出他忠于蜀国、忠于刘备父子的感情,教学时应就说明这些记叙、议论和抒情所起的作用。前面已学过《隆中对》,学生对三国形势和诸葛亮的为人,以及他和刘备的关系已经有所了解,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旧知识。把《隆中对》和《出师表》联系起来读,既可以从旧课文中得到启发,便于阅读新课文,又可以用新课文中的内容来加深对已经读过的旧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学生看多媒体播放的主题歌),教师问:你们看过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吗?(看过)说说看,你认为这部电视剧中哪个人物是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敬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介绍文体和写作背景 (一)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是表中的代表作。文天祥盛赞“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陆游评价“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二)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试读课文,将读不准的字、词圈点出来,将断不准的句子划上记号。 1.生字:殂(cú) 弘(hóng) 菲(fěi)薄 攸(yōu) 韦(yí) 谏(jiàn) 猥(wěi) 枉(wǎng) 庶(shù) 弩钝(nú dùn) 攘(rǎng)除 诹(zōu) 2.通假字: (1)裨补阙漏(通“缺”,缺点;读作quē) (2)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读作yòu) 3.多音字: 以遗陛下(wèi) 遗诏(yí) 妄自菲薄(bó) 性行(xíng) 行阵(háng) 塞忠谏之路(sè) 长史(zhǎng) 裨补(bì) 臧否(pī)(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解决以上问题。 (三)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诸葛亮劝说刘禅继承先帝遗志,振兴蜀国。 生2:诸葛亮出师北伐之前对国内政务逐一安排,并表明自己的忠心。 生3:诸葛亮陈述自己出师的理由,并立下军令状,以示决心。 生4:全文着眼于“出师”二字,既向后主提出数条治国建议,又向刘禅陈述出师理由,表达出师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四、疏通课文,把握文意(一)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二)以小组为单位,就难词难句讨论交流,力求通畅地疏通文意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完成。 五、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复述课文,理清文意 指明同学复述课文,理清课文大意 (二)给文章划分段落,并归纳出各部分要点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明确: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六、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问题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天下的形势的? 学生讨论交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