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瑶族的“达努节”
苗族的“芦笙节”
白族的“三月街”
傣族的“泼水节”
京族的“哈节”
毛南族的“庙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纳西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
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
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无
数火把在田间、
山林穿越游动,
景色十分壮观。
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
弹起
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
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
“火把节”
的源起,
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
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
它反映了彝族
人民驱除邪
恶、追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瑶族的“达努节”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
日“达努”节。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
寨敲起铜鼓,
载歌载舞,
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
上
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
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
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
种籽,
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兄妹俩开荒种庄稼,
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
地鼠
和鸟儿吃光了。
兄妹俩向祖娘诉苦。
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
同时给了他们一
面铜鼓和一只猫,
要他们再去奋斗。
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
鸟兽又来
偷食。
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
放出猫吃尽了地鼠,终于获得了丰收。
为了
报答祖娘,
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
并祝瑶
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从而形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
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那达慕”,
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那
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
有美妙动人的歌舞。
大会召开前,
男女老少乘车骑马,
穿着节日的盛装,
不顾路
途遥远,
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
彩旗飘扬,
人欢马嘶,
平日宁静的草原,
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纳西族的“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三天,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
春节的隆重节日——火把节。
相传玉皇大帝有一天感到厌倦,
想看看人间的生活。
打开南天门,
只见大地青山绿水,
人寿年丰,
他非常生气,
命一天将去烧毁人间。
天将不忍心毁坏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成果,便向玉皇大帝慌报人间已经烧毁。
谎言被玉皇大帝察觉,就把这员天将杀了。
6
月的一天,一滴血从天上滴下来,
变成一个娃娃,娃娃哭着说:玉皇大帝今晚要烧毁人间,叫大家快快点燃火把,
连烧三天,
迷惑玉帝,
才能度过灾难。
于是家家户户三天三夜点燃火把,
终于免
除了灾难。从那以后,为纪念那员天将,就有了火把节。火把节的第一天,男女
青年打扮一新,
到野外采摘野花野果,
对歌谈情。
成年人把松木劈成细条,
中间
夹上松脂,
捆成火把。
家庭主妇则准备节日的会餐。
天将晚,
各家在门前点燃火
把。第二天,亲朋互相拜访;已婚妇女回娘家探亲;青年男女到野外会餐;成年
人则准备比昨晚更长的火把;
农民用火把照亮庄稼,
消灭害虫,
预祝丰收。
第三
天,
是火把节的高潮。
火把扎得又长又大,
装饰漂亮。
家家户户用火把将屋前屋
后都照遍,把蜘蛛网等不洁之物烧掉,以示驱除邪恶,安定吉祥。之后,人们围
着巨大的火把,通宵达旦地歌舞游玩。
苗族的“芦笙节”
每年二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
节日——“芦笙节”。
这几天,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完全沉浸在欢腾喜庆的气
氛之中。
村村寨寨的苗族人民,
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
聚集在大大小小的广
场上围成一个圆圈,小伙子吹起芦笙,姑娘们踏着芦笙的优美旋律,翩翩起舞。
芦笙是苗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乐器,大的高四、五米,小的一、二米。芦笙节是苗
族人民在春节之后,
春耕之前,
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节日,
也是
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和向对方父母显示自己才能的时机。
节日前,
青年们常常
把自己心爱的情人向母亲和嫂嫂透露。
芦笙节时,
母亲们通过对青年们的歌舞技
艺的现场观察,
品评他们的聪明才智,
并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道德品质,
劳动好坏,
帮助子女选择好对象。在苗族人民中,不善于歌舞、道德败坏、劳动不好的人,
是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爱人的。
“芦笙节”期间,
还举行斗牛、
赛马和篮球比赛
等。
京族的“哈节”
“哈”在京语中是唱歌的意思。“哈节”也就是歌节。它是住
在南海北部湾几十个海岛上的京族人民的传统民族节日。
据传说,
七、
八百年前,
有位歌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pptx VIP
-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钢丝、钢棒和钢绞线).doc VIP
- 六年级 句子练习.doc VIP
- DB11-T 1071-2025 北京市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ocx VIP
- 热负荷延续时间表.xls VIP
- 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docx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实务》三色速记手册.pdf VIP
- J B∕T 4091-2014 煤矿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式电机车基本技术条件.pdf VIP
- 《学记》导读课件.ppt VIP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