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交通与通迅的变化》课堂实录 ??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情况; ②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引用相关历史资料,再现历史,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促进学生掌握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 ②设计表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讨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③从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对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介绍,使学生感受铁路的发展是中国人爱国救国的产物。 ②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荆棘,得出“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的结论。 ③通过对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保守落后只能让自己停滞不前;只有与时俱进,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重点难点】 重点:铁路、更多的铁路 难点:交通通讯的变化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导入新课:(投影:《古代交通工具》《现代交通工具》产生强烈的对比)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从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当然除此之外,人们出行还有轿子,牛车,小船等等,正所谓“南方舟楫,北方马车”,但是不管是舟楫还是马车,都是依靠畜力或是人力,近代人们的出行工具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电动车等,那么为什么交通通讯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一、交通通讯变化的原因: 1、工业革命影响:可以说这些交通工具的出现是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冲击的产物,例如火车和轮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就已发明,汽车和飞机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2、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客观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伴随着野蛮的侵略掠夺来到古老孤寂的中国,那时,不管中国人是否情愿,西方科技的先进性以不可阻挡之势,将沉睡的中国拖进了高速旋转的科技大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的交通、通讯方式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逐渐被先进的交通,通讯方式所取代。 3、洋务运动的推动: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内部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掀起洋务运动,客观上也推动了交通通讯方式的转变。 可以说交通通讯的变化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那么变化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体现了时代怎样的特征? 二、交通运输变化的概况: (一)陆上——铁路运输的发展 铁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因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孙中山先生也说:“铁路是交通之母,交通又为实业之母。”但是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却是曲折的。 1、晚清时期:19世纪70、80年代,铁路开始出现但受阻挠。 在西方国家1925年出现了第一条铁路之后,时隔51年,在1876年中国才出现了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这是英国人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建筑的一条铁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为1881年唐胥铁路。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但是这些铁路的命运如何呢? 情境营造:(展示投影:三则材料:材料一:吴淞铁路在江湾附近压死一人,迷信风水的人说这条铁路会破坏上海的风水,要求清政府干涉。结果清政府把铁路给拆除了,机车和车辆沉入江底。材料二:当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将要在我国开辟运输新纪元的时候,朝廷的大臣们却害怕这惊天动地的火车头会震坏了“皇陵”的风水,竟指令用马匹来拖拉,结是演绎了一出世界铁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马拉火车”的笑话。材料三:宫廷铁路落成后,慈禧迷信风水,害怕火车汽笛声会破坏京城“气脉”不用蒸汽做牵引动力。每车以内监四人拖拉。) 教师设问:从以上三则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讨论: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受顽固派的阻挠发展迟滞。其原因如下: (1)清政府的迂腐。 (2)封建迷信对人的毒化。 情境营造:(展示投影:清朝统治者内部反对修铁路的理由:扰民、夺民生计、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 教师设问:结合材料请同学们模拟当时中国洋务派和顽固派对是否在中国修筑铁路问题上的争论。 分组讨论: 组1:有道理,铁路汽笛会造成噪音污染;一旦大量的货物通过铁路运往外地,那么依托传统运输线路靠卖脚力生活的船夫势必失业与挨锇;修铁路一定会占用农民的土地,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便利列强运兵;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 组2、噪音污染可以通过改进技术得以解决;铁路会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