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通论林芳梅201101010200指导老师:耿纪朋.docVIP

考古学通论林芳梅201101010200指导老师:耿纪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品设计本科一班 林芳梅 201101010200 指导老师:耿纪朋 古代兵器 我认为,考古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门学科,它更是让我们了解过去,开启时光之门的一把钥匙。考古学带给我的,不仅是已逝的繁华,还有纷飞的乱世,不知道为何,更吸引我的,是后者。虽然都说“男应生于三国,女应生于唐朝”,但是,自古也有很多巾帼英雄,为了自己的诺言,为了国家的尊严去拼搏,去战斗,她们是女人,但她们也是英雄。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是战争,却是比政治残酷了千万倍。沙场上,残阳如血,秋风瑟瑟,那是何等的悲壮。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视死如归,杀人如麻,血泊飘橹……战争,永远都是这样的残酷。战争,凭借什么取胜?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也不要忘记一样同样关键的因素,兵器。没错,是兵器,那是古代智慧和科技的结晶,那是克敌致胜的关键。“神兵利器”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也许有些夸张和虚构,但是确实表现出兵器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我就浅谈一下中国古代兵器。 兵器的起源 兵器到底起源于何时,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一般来说,杀人兵器是从锋刃的生产工具(特别是狩猎工具)转化而来,在史前的阶段,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甚至是为了复仇等各种原因,氏族和部落之间不断的争斗,于是带利刃的生产工具就被用于人们互相残杀之中。之后私有制萌芽的出现,原始的社会趋于解体,中华的大地上出现了不同部落联盟的原始战争,其中,最受后人重视的莫过于古史传说中的“涿鹿之战”,以黄帝为首的北方部落联盟战胜了以蚩尤为首的南方部落联盟,在华夏族形成的道路上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传说在涿鹿之战,前发生过共工与蛋尤的大战以后又爆发了黄帝与炎帝的战争。带锋刃的生产工具已无法满足频繁而惨烈的原始战争的需要,专用于杀人的作战兵器开始创制出来。在古史传说中常把多种兵器的发明归功于黄帝和他的臣子们,或者把发明兵器的荣誉归于失败的英雄蛋尤。反映出那个时期正处于杀人兵器最终与一般带锋刃的生产工具分离的关键时亥不过分离转化的过程是漫长的。 在距今5600年的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发现过一座墓葬(M316),死者为中年男性,左手握骨匕,左脓骨下置石斧,可能生前为氏族中的武士。一枚三角形骨链嵌入他的左股骨,深2.7达厘米,当是射中后折断在体内的,这些死者,很可能是氏族间争斗或仇杀被处死的俘虏。上述事例,证明了弓箭已被用于杀人兵器。 弓、箭、弩是几种最古老的兵器。早在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原始的“弓”来发射石子射击野兽,那就是最早的“弓”。在山西沁水县下川遗址,发现的石簇箭头据考古学家分析,已经有万多年了。它是人类最初狩猎获取食物的主要工具之一。战争出现以后,演变为战场上的主要兵器。据有关文献介绍弓箭作为最古老的非接触式兵器,是兵器史上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武器。仅据史料记载,到公元前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弓箭便已在我国的古战场上普遍使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弓造型,与后来各个时期使用的弓已经完全一样[1]。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物中,除箭外主要用作兵器的有形制特殊的薄体石斧。在史前时期,石斧与弓箭一样,曾是男子狩猎和战斗最有用的器物,正是这两类器物最早从工具转化为兵器。在山东和江南等地新石器中晚期遗址中常见一 种“穿孔石斧”形体较一般石斧薄得多,刃呈半圆形,弧度较大,有的上端作成 双肩。它们不适于砍伐林木或用于农耕,应是专门制造的兵器。在山西襄汾陶龙山文化墓葬中出土的石钺中,有一件还留有涂饰红彩的木柄痕迹,可以看出敏体横置、垂直装柄。参考山东营县陵阳河灰陶缸上的石钺图像,和江苏海安青墩遗址出土的陶模型,可以看出钺柄并不很长,大约仅为钺宽的四倍左右。石钺中较为突出的标本是广东曲江石峡文化墓葬中形体较大的石钺,质料多为透闪岩,长身亚腰,斜弧形刃,往往放置于尸骨之上。这种石钺出土于有丰富随葬品的大型墓中。应是社会中出现等级以后,属于身分较高的人物持有的兵器[2]。 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从工具转化而成的兵器,已经初步形成了构成进攻性兵器的几个主要类型: 远射兵器:弓箭和用“飞石索”投掷的石球。 格斗兵器:棒、锤、矛、戈、钺等,分别有锤砸、扎刺、劈砍、钩啄的能力。 卫体兵器:匕首。 面对进攻性兵器的威胁,史前的无视自然创造了原始的防护装具,用藤、木、皮革等制成了盾和原始的甲胄。在这里稍微说一下甲胄,它一般是指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