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主题五:原子结构与周期表.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题五: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主題五:原子結構與週期表 原子軌域與能階 一、 原子基本結構 1. 原子結構的發現過程 (1) 湯姆森求出電子荷質比(1897年) a.實驗:陰極射線在電場和磁場中的偏向度量。 b.結論:獲得電子的電荷對質量的比值為→  c. 陰極射線的性質: 實驗條件 實驗裝置 實驗結果 結 論 置一障礙物 於管中 陰極對面管壁 形成障礙物陰 影 顯示射線由陰極射 出,且陰極射線是 直線前進 置一小轉輪 於管中 轉輪可轉動 顯示陰極射線是 具有動能的粒子 管外加一磁場 陰極射線偏向 由右手掌定則顯示 陰極射線是帶負電 荷的粒子束 管外加一電場 陰極射線偏向 正極 顯示陰極射線為帶 負電之粒子 不論用何種金屬當陰極,所產生射線的性質均相同。 (2)密立坎測得電子電量(1909年) a.實驗 b.結論:測得電子的基本電量是e=-1.602×10-19庫侖,電子的電量測得之後,再代入湯姆森所求得的荷質比,推算出電子的質量是9.11×10-31㎏。 (3)拉塞福發現原子核(1911年) a.實驗:α粒子撞擊金箔,大部分的α粒子直線通過金箔,少部分的α粒子會產生大角度的偏折,甚至有極少數的α粒,以180度的大角度反射回來。 b.結論:拉塞福建立的原子模型 Ⅰ. 原子中心有一個體積極小且帶正電的原子核,整個原子的質量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 Ⅱ. 核外絕大部分空間散布著質量極輕的電子,電子略如行星繞太陽般旋轉。 (4)拉塞福發現質子(1919年) a.實驗:以α粒子撞擊氮原子核產生質子()。        b.結論:由值的測定發現質子。質子帶一單位正電荷,其電量為+1.602 庫侖,質量為1.673千克,約為電子的1836(1840)倍。 (5) 查兌克發現中子(1932年) a.實驗:α粒子撞擊鈹原子核產生中子。        b.結論:發現中子,中子不帶電,質量為1.675千克。 2. 電子、質子、中子的質量與電荷 粒子 符號 質量(千克) 電量(庫侖) 發現者 發現先後 電子 9.11 -1.602 湯姆森 1(1897年) 質子 1.673 +1.602 拉塞福 2(1919年) 中子 1.675 0 查兌克 3(1932年) 3. 質子數與原子序 (1) 元素表示法 質量數←A 原子序←Z A: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 (質量數是相當接近原子量的正整數,但不等於原子量) Z:原子序=質子數=核電荷數=電子數 (原子序可決定原子的化學性質) ※A-Z=中子數 (2) 同位素: 原子序、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質量數不同的原子,稱為同位素。 二、原子光譜 1. 光的二重性(波動性與粒子性) (1)波動性: a.光是電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公尺 / 秒)前進。 b.公式: C(光速)=λ(波長)ν(頻率) C:光速(公尺 / 秒) λ:波長(奈米),1奈米=公尺 ν:頻率() (2)粒子性 a.普朗克認為光是由不連續的粒子(光子)所組成。 b.公式:E(光能)=h(普朗克常數)ν(頻率) ; h:普朗克常數6.626J?s (3)光的能量比較 a.E=hν=h ×,光的能量與頻率成正比,與波長成反比。 b.電波的能量大小順序:  γ 射線>X射線>紫外光>可見光(400 nm ~ 700 nm)>紅外光>微波>無線電波 2. 氫原子光譜 (1)光譜的產生:把氫氣裝入低壓放電管中,施以高電壓,氫原子受激發後放出藍色的光。將此光通過三稜鏡,投射在偵測儀上,產生五組的譜線,所得的光譜線稱為氫原子光譜。 (2)氫原子光譜的特性: a. 為不連續性的明線光譜,每一條譜線相對應一條特定頻率的光。 b. 光譜線條分為多群,分別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頻率由高而低依次為來曼系、巴耳末系、帕申系、布拉克系、佈芬土系。 c. 各系列譜線之頻率間隔有規律性,隨著頻率的增加,各譜線的頻率間隔愈小。 三、波耳的氫原子理論 1. 波耳的氫原子理論: (1) 拉塞福原子模型的瓦解: a.不能解釋原子之穩定性:拉塞福的原子模型,電 子繞核轉動,是一種加速度運動,按古典電磁學 ,電子必須放射出電磁波而失去能量,故終必墜 落核上而崩潰;但事實上氫原子相當安定。 b.不能解釋明線之原子光譜:當電子輻射能量逐漸接近原子核時,應放出頻率愈來愈高的電磁波而產生連續光譜;但事實上氫原子光譜為不連續的明線光譜。 (2)波耳理論: a. 電子只能在特定半徑的圓形軌道上繞原子核做圓周運動,他將這些軌道從原子核向外,分別以n=1、2、3……等正整數(量子數)表示。 b. 電子在軌道上運轉,具有其能階所特有的能量而不會放出電磁波,電子能量可以穩定維持,電子在第n個軌道上的能量稱為En。     En=-焦耳(n值愈大,En也愈大) (3)當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