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读课文,回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参考: A.明线——作者的行踪。(空间变化) B.暗线——作者情感变化。 听读课文,感知情感 请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语句—— 这几天颇不宁静。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地惦着江南了。 探究主旨 1、怀旧、怀乡 2、作者面对人生十字路口所产生的彷徨、苦闷 3、沉醉于美景,意在逃避现实,从苦闷中暂得解脱 4、希望那个摆脱生活羁绊,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5、在美景中寻找到了自由平静的心境,反映作者向往光明。 通感也叫“移觉”,就是把一种感觉转化、迁移为另一种感觉,例如把嗅觉转化为听觉,或者把视觉转化为听觉,等等。 作用:能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更好地领会语句的美好意境。 再读课文,品赏美景 月下荷塘—— 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堂随笔 * *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莲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19岁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的散文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他的作品有散文与诗合集《踪迹》(1929),散文集《背影》(1928)《你我》《欧游杂记》(1934)《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 (1)赏析文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的表达效果及通感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提高对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教学目标 1.重点 体味作品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评价作品中的“我”。 2.难点 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形象地描写景物、表达情意的方法,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散文的线索: 散文常用的线索:时间、空间、思想感情的变化、事物、诗句······ 回顾: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第二课时 二、听课文第四段朗诵录音 思考文章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 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叠字、动词等方面揣摩) 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谈谈你的感受。 亭亭的舞女的裙 以动态的物来比喻静态的物,使无生命、静止的景物具有了动感,是以动写静。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盛开的和含苞待放的荷花,生动形象的写出和划入女子版具有姿态美。神态美。 比喻:(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如: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 1、“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2、“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3、“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淡月挥映下荷花晶莹剔透。 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 不染纤尘的美质。 1、她咯咯笑起来,笑声很甜。 “缕缕清香”在微风的吹拂下,时断时续,若有似无,就如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给人以无限的飘渺和神秘的遐想。 第二个句子是把视觉转化成了听觉。月光和树影无比巧妙的搭配,仿佛变成了旋律和谐的“名曲”,在那静谧朦胧的夜里,不禁使人联想起那些美妙的小夜曲,给人以无限的温馨和幽雅的美感。 亭亭的舞女的裙 田田 荷叶 多,生意盎然 动态美,青春活力 荷花 袅娜,羞涩 可爱神韵 明珠、星星、 美人 晶莹剔透、若隐若现、 纤尘不染 荷香 歌声 若有若无、时断时续 荷波 高低起伏 读完这四种景物,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荷波颤颤。这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这一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各种景物都是在月下才能形成的特有的情状,月又无处不在,荷叶荷花与月色交相辉映,构成了月色下的荷塘的美景。 三、学生齐读第五段,讨论作者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泻:“泻”有倾泻意,与“静静地”配合在一起,准确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