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动化第章 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化第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 * 第1节 引言 从总体来说,自动控制包括开关量控制和反馈控制。 一、开关量控制的发展过程 在1804年Jacquard发明了穿孔带式纺织机 1824年Sturgeon发明了电磁铁 1836年Henry发明了电磁继电器 1847年Bool提出了布尔代数 在20世纪40年代,基本上形成了操作者─控制柜─被控对象的控制模式。 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远距离监控技术的引入,基本上形成了操作者─操作台 ─控制柜─被控对象的控制模式。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公开招标,要求研制新型的控制器。 1969年可编程控制器(PLC)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首先研制成功。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微处理器开始被用作PLC的中央处理单元,PLC的功能大大提高。 在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分别采用16位微处理器、单片式微处理器和多个微处理器的PLC。 在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随着PLC的通讯功能更加完善,开关量控制逐步实现网络化 1788年:J. Watt 发明蒸汽机调速器 1000多年前:铜壶滴漏、指南针、各种天文仪器 1868年:J. C. Maxwell发表《调速器》,提出反馈控制的概念及稳定性条件。 1884年:E. J. Routh提出劳斯稳定性判据。 二、反馈控制的发展过程 1895年:A. Hurwifz提出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 1932年:H. Nyquist提出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1892年:A. M. Lyapunov提出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1945年:H. W. Bode提出反馈放大器的一般设计方法 1948年:N. Wiener发表《控制论》,标志着经典控制理论基本形成; 1950年:W. R. Evans提出根轨迹法,进一步充实了经典控制理论; 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 50年代末60年代初:现代控制理论形成; 1956年:蓬特里亚金(Pontryagin)提出极大值原理 1957年:R.I. Bellman提出动态规划理论 1960年:R.E. Kalman提出卡尔曼滤波理论 1960~1980年:确定性系统的最优控制、随机系统的最优控制、复杂系统的自适应和自学习控制 1980迄今:鲁棒控制、H?控制、非线性控制、智能控制等 一、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 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装置(称为控制器),使设备(称为被控对象)的某个参数(即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第2节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人工控制 加热电阻丝 ~220V 调压器 人工控制的恒温箱 温度计 人工控制恒温箱的过程: 观测恒温箱内的温度(被控量) 与要求的温度(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到偏差 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偏差的大小和方向,调节调压器,控制加热电阻丝的电流,使温度恢复到要求值。 人工控制过程的实质: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 加热电阻丝 ~220V 调压器 热电偶 给定信号 比较 电压 放大器 功率 放大器 电动机 减速器 u2 u1 + + ?u 恒温箱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 恒温箱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恒温箱实际温度由热电偶转换成电压u2 恒温箱期望温度由电压u1给定,并与实际温度 u2比较得到偏差信号?u=u1? u2 偏差信号经电压、功率放大后,用以驱动电动 机,并通过传动机构拖动调压器动触头。当温 度偏高时,动触头向减小电流的方向运动,反 之加大电流,直到恒温箱内温度达到给定值为 止,此时,偏差?u=0,电机停止转动。 给定 信号 电压 功率 放大器 电机 减 速 器 调 压 器 恒温箱 (控制 对象) 热电偶 ? u1 u2 ?u u3 n v u 温度t 被控量 扰动 综上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检测被控量的实际值 将被控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 用偏差产生控制作用去消除偏差。 特点:系统仅受输入量控制;输出端和输入端 之间不存在反馈通路;输出量对系统的 控制不产生任何影响。 输入 装置 指令 系统输入 控制 装置 驱动 装置 工作台 工作台 位置 系统输出 二、开环控制 优点:简单、成本低。若组成系统的元件的参 数比较稳定,且外界干扰较小,开环控 制能够保持一定的精度。 缺点:精度通常较低、无自动纠偏能力 控制器 被控对象 输入量 输出量 特点: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存在反馈通路,输 出量对控制过程有直接影响。 优点:精度较高,对外界扰动和系统参数变化 不敏感 缺点:系统性能分析和设计麻烦,成本较高。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