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北爱乐电台2010年08月15日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099/08/15-(13:00~13:59) 本時段節目:全曲深度導聆(2-1) 王韻晴 主持
【全曲導聆:舒曼「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播出版本:Daniel Barenboim: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 Jacqueline du Pre, Cello 播出日期:02月14日播出時間:13:00~15:00? 《創作背景及特色》
悲劇的預告?西元1850年,德國作曲家舒曼前往杜塞朵夫,擔任當地的音樂總監,雖然他在這段時間的創作力很旺盛,但是,他的「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卻隱含著一股莫名的陰影...(更多資料)
最難的不是技巧?什麼是浪漫樂派的精神?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推翻專制之後,在思潮上掀起了一股顛覆傳統理性和規則的浪潮,轉而強調人性、重視人類情感。舒曼成為浪漫時期的頭號健將,他認為是「內容與思想創造了形式,而不是形式造就內容和思想」...(更多資料)
思想的連貫這首曲子和舒曼過去的作品稍微不同,三個樂章採用接連不斷的方式演奏,為的是保持全體一致的表現。總的來說,樂團是採曲伴奏的角色,大提琴除了技巧困難之外...(更多資料)
《全曲導聆》
第一樂章(12:22)不太快的奏鳴曲式。樂章的一開始,在弦樂的撥奏,和木管樂器的吹奏揭開序幕。第一主題,在簡單的弦樂器撥奏之後,很快地就出現 ,第二主題。
第二樂章(04:39)第二樂章不長,在三個樂章連續演奏的狀況下,也有人將它視為第一和第三樂章的橋樑,或是作為終樂章的一個序奏。管弦樂在此幾乎只有簡單的伴奏,音樂由獨奏大提琴主導。樂章的前半部分速度緩慢,大提琴的旋律優美而令人陶醉;而從長笛接續的地方,則進入「稍微活潑」的部分。
第三樂章(08:25)第三樂章的速度是「十分活潑的」,採用自由的奏鳴曲式。開頭的管弦樂齊奏和獨奏大提琴,有力地演奏出第一主題,結尾部分可以說是以大提琴的裝飾奏來構成,不過管弦樂團仍然有零星的伴奏出現。?
以下是本時段節目曲單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A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54
作曲家:Schumann, Robert/舒曼/1810/1856
演奏者:Richter, Sviatoslav/李希特/Piano/鋼琴; Matacic, Lovro von//Conductor/指揮; Band:Orchestre National de IOpera de Monte Carlo/蒙第卡羅國家歌劇院管絃樂團;
CD編號:EMI :724356798724
CD名稱:Grieg Schumann : Klavierkonzerte - Ric
收錄這首樂曲的其他CD
099/08/15-(14:00~14:59) 本時段節目:全曲深度導聆(2-2) 王韻晴 主持
【全曲導聆:德弗札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播出版本:Daniel Barenboim: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 Jacqueline du Pre, Cello 播出日期:8月15日播出時間:13:00~15:00《創作背景及特色》
美國時期(1892-1895)的最後一部作品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是他在美國時期的最後一部作品。他在這個期間的重要作品,包括為人熟知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弦樂四重奏「美國」等...(更多資料)
難掩的鄉愁!難忘的情愁!為什麼這首曲子的第二樂章格外動人?德弗札克除了鄉愁之外,還有什麼心裡話要說?約瑟芬娜,這位德弗札克的初戀情人,也是妻子安娜的姊姊,和這首曲子有什麼關係?...(更多資料)
「我要的不是炫技」德弗札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最初要呈現給捷克大提琴家哈努斯.韋漢(Hanus Wilhan, 1855-1920),而韋漢對此感到很興奮,並想藉此展現自己優秀的大提琴演奏技巧。不過,這和德弗札克創作時,為了紀念初戀情人的初衷不同,所以作品的首演改由英國大提琴家雷歐.史坦(Leo Stren, 1862-1904)擔任...(更多資料)
《全曲導聆》
第一樂章(17:41)快板,奏鳴曲式。第一主題由弱漸強,氣勢雄壯;第二主題則帶有鄉愁的風格,並使用五聲音階的旋律。整個樂章帶有激烈的起伏和變化,大提琴在當中有許多精采的演奏技巧。
第二樂章(05:03)不太慢的慢板,A-B-A三段式。樂章中的鄉愁情緒,以及大提琴的歌唱旋律,最為人所喜愛,A段由管樂引導出大提琴拉奏像是牧歌一樣的旋律,B段則摘自德弗札克的歌曲「讓我獨處」。
第三樂章(10:11)中庸的快板,輪旋曲,帶有濃厚波西米亞風格。主題強而有力,還加入三角鐵敲擊聲,中間的插入樂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