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点: 环境监测的概念 - 华中农业大学
环境监测 华中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课程重要性 《环境监测》与就业的关系 《环境监测》与环境科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关系 环境监测员 相关单位:环保局下属的环境监测站、检验检疫部门、环境检测公司、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部门 工作内容:承担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和其他相关的环境监测工作。 职位要求:熟悉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掌握环境监测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熟悉环境监测方法和相关仪器的操作、掌握数据分析方法 相关课程:环境监测、仪器操作培训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相关单位:环保局下属的环科院/所、挂靠高校环境系的环评单位、设计院、环保咨询公司。 工作内容:环评项目的调研、环评文件的组织、环评报告书的编制。 职位要求:熟悉环保法律、法规;熟悉环评工作内容和流程;熟练掌握环评预测计算。 考试科目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科学其它分支学科 环境监测 环境现状监测 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 排放污染物浓度与总量监测 治理项目竣工验收监测 地区环境质量监测 污染物排放量监测 污染物总量监测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8学时)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6学时) 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2学时) 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4学时) 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4学时) 第七章 噪声监测(2学时) 第八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4学时) 课程基本要求: 参考资料: 教材: 奚旦立编《环境监测》 主要参考书: 何增耀编,《环境监测》, 农业出版社, 1999 吴忠标编,《环境监测》,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吴邦灿编,《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国家环保总局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大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国家环保总局编,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齐天启编, 《环境监测实用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清华大学(国家) 东华大学(国家) 河南师范大学(省级) 湖南农业大学(省级) 武汉科技大学(省级) 第一章 绪论 一、环境监测概念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 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 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二、环境监测目的、任务和分类 1.环境监测目的: 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监测任务: 确定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变化规律; 确定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影响; 新污染源的预测预报; 判断环境质量是否合乎环境质量标准; 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监测资料。 监视性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 所在地区空气、水质、噪声、固 体废物等监督监测 污染源监测: 包括对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 污染趋势等进行定时、定点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 污染事故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扩散方向、速度、污染程度及危害范围,查找污染发生的原因,为控制污染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仲裁监测:解决执法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进行的监测,提供公证数据。 考核验证监测:人员考核、方法验证、新建项目的环境考核评价、排污许可证制度考核监测、“三同时”项目验收监测、及污染治理项目竣工验收 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性监测。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按评价要求进行监测。 1.环境污染的特点: 时间分布性 空间分布性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价态和形态 相关 污染因素具有综合效应:单独作用、 相加作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 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性 浓度: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危害存在一阈值,超过这一阈值,污染因素对人和环境就会产生危害 价态:如Cr6+毒性比Cr3+大100倍,As3+毒性比As5+大 形态: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如铜存在7种形态,但对鱼类有毒的主要是Cu2+、Cu(OH)+ 3.环境监测的原则: 优先监测(Priority Monitoring)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 卤代(烷、烯)烃类 苯系物 氯代苯类 多氯联苯类 酚类 硝基苯类 苯胺类 多环芳烃 酞酸酯类 农药 丙烯腈 亚硝胺类 氰化物 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四、监测技术发展概况 1.监测技术概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