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病前后盘吸虫.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六节 前后盘吸虫病 病原体: 宿主:牛、羊、鹿等反刍动物 寄生部位:瘤胃和胆管中 病原体形态 生活史 流行病学 病变 鹿前后盘吸虫(Paramphistomum cervi)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前后盘科的各种吸虫: 前后盘属(Paramphisomum) 殖盘属(Cotylophoron) 腹袋属(Gastrothylax) 菲策属(Fischoederius) 卡妙属(Carmyerius) 代表:鹿前后盘吸虫(Paramphistomum cervi) 病原体形态 鹿前后盘吸虫呈圆锥形或纺锤形,乳白色,大小为8.8~9.6×4.0~4.4mm。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亚末端,口、腹吸盘大小之比为1:2。缺咽,肠支伸达腹吸盘边缘。睾丸两个,呈横椭圆形,前后排列于虫体中部。贮精囊长而弯曲。生殖孔开口于肠支起始部的后方。卵巢呈圆形,位于睾丸后侧缘。卵黄腺发达,呈滤泡状。 鹿前后盘吸虫 虫卵呈椭圆形,淡灰色, 大小为125~132×70~80μm。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的瘤胃,虫卵随粪便排至外界,在水中孵出毛蚴(约2周)。毛蚴钻入中间宿主淡水螺类(如扁卷螺),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从螺内逸出螺体,附着在水草上形成囊蚴。牛羊等反刍动物吞食含有囊蚴的水草而感染。囊蚴在肠道脱囊,童虫在小肠、皱胃和其粘膜下组织及其胆管、胆囊和腹腔等处移行寄生,经数十天到达瘤胃,在瘤胃内发育为成虫(约3个月)。 1、分布:在我国广泛流行,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多 为混合感染。 2、流行季节:主要取决于当地气温和中间宿主的繁殖发 育季节以及牛羊等放牧情况。南方可常年 感染,北方主要在5~10月份感染。多雨 年份易造成本病的流行。 3、宿主:牛、羊、鹿等。 流行病学 病变 1、瘤胃壁上有大量成虫寄生,瘤胃粘膜肿胀、损伤。 2、童虫移行时可造成“虫道”,使胃肠粘膜和其它脏器 受损,有多量出血点,肝脏瘀血,胆汁稀薄,颜色 变淡,病变各处均有多量童虫。 症 状 1、成虫的感染强度较大,但危害较轻。多为慢性消 耗性的症状,如食欲减退、消瘦、贫血、颌下水 肿、腹泻,体温一般正常。 2、大量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寄生在皱胃、小肠、胆管 和胆囊时,引起急性、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导 致死亡。如精神萎顿,顽固性下痢,粪便带血、 恶臭,有时可见幼虫。严重的贫血、消瘦,有时 食欲废绝,体温升高。最后卧地不起,衰竭死亡。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