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发展乡村旅游几点思考
第15期
中共江宁区委办公室(研究室)
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
夏 新 华
当前,旅游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人们的旅游观念、旅游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乡村旅游正是适应这一趋势的产物,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江宁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始起步且势头很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正在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新热点。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动因、乡村旅游点的模式、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一、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依托“三农”资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美化提供有效途径
乡村旅游主要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观赏、游览、休闲、体验的旅游活动。无论是外地的成功经验还是本地的初步实践都会使我们察觉,发展乡村旅游对丰富城市居民闲暇生活、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激活消费市场、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会发生积极作用,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乡村旅游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一是具有草根性。乡村旅游景点是没有围墙的景区,是在乡村现有基础上的拓展,是乡土风情的真实展现,一般不需要“重敲锣重开场”,相对而言投资小、经营灵活、收费低廉,对城市居民特别是工薪阶层具有较大吸引力。如,苏州周庄、江宁锁石等,都是以原生态为基础再加以充实丰富旅游元素,既增强了游客的兴趣,又能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体会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二是具有兼容性。发展乡村旅游不是弃农经旅,而是农旅结合,使农业和旅游互补共荣,相得益彰。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把“三农”资源加工转化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农业、农村的发展也必将会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元素,拓展乡村旅游功能。谷里街道千盛农庄实施旅游开发后,由一个单一的国家级农业开发项目变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农事体验、康体娱乐为一体的大型都市综合旅游园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游客量达30万人次。三是具有增值性。开发乡村旅游,可以让农民“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挣钱”,使农产品成为旅游商品,迅速提高附加值,实现一本多利。秣陵街道金波渔港,原本是一个渔业养殖场。近年来注重发展休闲渔业,集养殖、垂钓、观赏、餐饮、休闲为一体,由单一的一产转化为一产和三产的结合体,营业收入较以往增加一倍以上。成都市三圣花乡的“江家菜园”,从2003年发展农家乐,将农民土地以出租的形式,给城里人认租种菜、种花。2006年该村农民人均年收入由四年前3000元提高到7600元。四是具有光彩性。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和美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形成良好风尚。中国是礼仪之邦,家里接待客人前尚且人需梳妆、庭需亮堂,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如此。每个乡村旅游点不仅要具有个性化的景物,而且要求具有共性的接待设施,要以优美的环境吸引游客。同时,大量的游客把许多新信息、新理念带到农村,有力促进了农村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提升素质。汤山街道锁石社区原本就是一个环境整洁的新农村,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不仅社区面貌焕然一新,而且旅游的吸引力明显增强,令游客流连忘返。
二、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以人为本,优选模式,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的休闲旅游需求
选择适当的乡村旅游景点模式,需要对客源的情况做一些了解和分析。目前,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是城市居民。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大都是双休日、节假日为主。游客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回味型”。这类游客曾在农村生活过,节假日来乡村旅游,看看袅袅炊烟,听听鸡鸣狗叫,走走乡间小路,呼吸乡野的新鲜空气,遥想当年感慨万千。二是“感知型”。生活在城市的青少年,不知农村啥样,农民怎样生活,农具如何操作。来乡村旅游,踩上几下水车,舞动几下锄头,采摘几串葡萄、几个草莓,感觉一下干农活的滋味,体会一下农村的生活,丰富自己的阅历。三是“休闲型”。离开喧嚣的城市,抛开繁重的工作压力,来乡村旅游,或在大树的浓荫下闭目养神,或在湖区水面上轻舟荡漾,或三五好友在农居的小屋里打一局“八十分”,或拿起鱼杆在池塘边垂钓,悠哉游哉,愉悦心情。
发展乡村旅游关键就是要迎合游客的多层次需求,构建深受游客欢迎的“食、住、行、游、购、娱”的载体,做到食有农家菜,住有干净屋,行有通行路,游有自然景,购有土特产,娱有乡野情。围绕这个基本要求,可以开发建设多种形式的景点,如乡村生态环境型、农科特色技艺型、观光休闲农庄型、农业主题公园型、农家乐风俗型等,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要能体现出五大功能:一是要体现“土”。无论是食、住、行,还是游、购、娱,都要能体现出农村特有的天然、野趣、绿色这些原汁原味的乡土本色。在景点的设置、线路的编排上要让游客亲身感知农耕景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