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摩在彝族中地位和作用
毕摩在彝族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号 H032240037?内容提要
毕摩是彝族的灵魂,他在彝族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因为毕摩掌握着彝族传统的文字和典籍,又谙悉彝族文化,所以他们对彝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有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彝族人与鬼神之间的中介,在丧葬礼仪中扮演着主持者的角色;正因为他们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在调解本民族内部纠纷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还董医药卫生,有时也治病救人,具有医生的作用。
关键词:毕摩 地位 作用
“毕摩”,“毕”,义为“念”、“诵”;“摩”,义为“长者”、“老师”,毕摩便是“念诵经文的师长”,史称“鬼主”“都鬼主”,是彝族民间专司安灵送灵、禳灾祈福(祈祷消除灾殃并赐予幸福)、驱鬼治病、求育招魂、盟誓神判、占卜历算的男性祭司。①他们还是土宗教的代表人物和彝族民间的智者与仪式活动家,他们掌握着彝族传统的文字和典籍,谙悉彝族文化,被称为最有知识的人,在彝族社会民间倍受人们尊重。大约在唐朝末年时,是彝族毕摩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当时著名毕摩有阿苏拉则、阿格说袓、阿克俄窝、杨古署布、利迪乌和等,大都成为一代毕摩宗师,从而行成了各种毕摩流派。其中最出色的当数阿苏拉则,他曾游遍云贵川各地,也曾下大力气对原有的彝族毕摩经籍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规范,还编篡和增补了相当数量的诅咒禳解类经书,据民间传说和彝文文献后记中记载,《驱鬼经》、《咒鬼经》、《猛虎经》、《狐血经》、《驱猴瘟经》、《驱痨经》、《百禽经》、《难字经》等都是阿苏拉则所篡写的经书②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东部的美姑县是著名的毕摩之乡。全县有九大家支学派上百个姓氏作毕摩,大小毕摩8000多人,民间散存的毕摩经书330种11万卷左右,以毕摩人数最多,毕摩经典最丰富,毕摩水平最高,仪式生活最为频繁而著称。而在昭通,毕摩已为数不多,而且当地人把他们叫做“端公”。他们只从事招魂,驱鬼治病的活动。虽然他们也有本领,但是由于汉文化的影响,当地彝族人的丧葬礼仪已经汉化,只有招魂活动少数人家还在举行。
毕摩文化是以彝族先民的世界观和认识论为思想基础,从各种信仰和崇拜中发展而来,并经毕摩创造和传承的一种古老文化。它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以祖先崇拜为核心,以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类安康繁衍为目的,同时涉及包容了彝族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教育伦理、天文历法、文学艺术、风俗礼制、医药卫生等博大精深的内容,被誉为“彝族的百科全书”。毕摩职业,多以子承父业的方式封闭地在家族内部传承,传男不传女。毕摩文献是毕摩进行仪式的凭借与依据,毕摩都拥有世代相传、数量不等的经典文献和法器法具,法器法具主要有神铃、神扇、神笠、签筒。 彝族毕摩的经书是彝文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毕摩一切法事活动的全部过程,均有专门的图书加以详解,该类图书图文并茂,富有特色。现保存下来的毕摩经书种类繁多,仅《爨支丛刻》所收毕摩经书即有《解冤经》、《指路经》、《权神经》、《做道场用经》、《玄通大书》、《占凶吉书》等。这些经书中还保留有大量彝族传统文化。 毕摩从事法事活动时有自己一套专门的法器,主要有法帽、法铃、神扇、签筒、法签等。法帽,多以竹篾编制,形如大斗笠,有的在外套以黑色薄毛毡,有的则是用纯白羊毛织一白帽套,套在竹笠上;法帽羊毛毡的层数愈多,表明毕摩作法事的次数愈多,法术也就愈高。神扇,由竹片编制,上施髹漆(古代称红黑色的漆,见康熙字典,音,休),主要是在毕摩诵经时用于翻阅指读经书。法铃,在毕摩法事活动中,边念经边摇铃,以助法威。法签,是用竹子制成,每根长约20厘米,共制39根装于签筒内,竹签顶端削尖的代表男性,顶端削平者则代表女性,毕摩作法时,将法签分成三股,以卜吉凶。
在这种传承中,仪式活动和做法事中,彝族文化得以完好的保存,并且得以传播。所以毕摩是彝族宗教文化的制造者,主持者和传播者。
彝族民众认为,灵魂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操纵者和主宰者,人活着有灵魂,死后也有灵魂。对于死亡者的灵魂,特别是四处游荡的灵魂,根据其生前的善恶、死期、死因等会变成善灵和鬼魂。生前善良且正常死亡者一般认为会变为善灵,只要及时给予送魂、安灵,就能庇护后人。但凶死者的灵魂、无人祭祀和无人超度或无嗣的灵魂、未经安魂的灵魂多会变为鬼魂作祟于人,给人带来贫困、疾病、凶杀、自杀、冤家械斗等种种灾难,只有采取相应的禳(祈祷消除灾殃)解、驱鬼、禁忌等各种仪式,才能祛祸纳福,避免鬼怪邪祟带来的灾祸。人死后,灵魂是不灭的。所以要把祖先的灵魂招回来供奉,祖先神在众崇拜中地位最尊。凉山彝区,不供天不供地,家家户户只供“祖灵牌”③在昭通的彝族人家把它叫做“灵牌子”,是用巴掌大的两块木片,中间插一根二寸宽,五寸长的木片,再用麻丝绑好。祖先的灵魂就附在这样的木片上,是请毕摩通过招魂活动招来的。招魂仪式是由毕摩主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报刊业起源与发展.ppt
- 斑马鱼动物模型应用介绍.doc
- 春望赏析与中考题汇编.doc
- 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朗肯_库仑).ppt
- 措施项目费计价.ppt
- 春联来历.doc
- 春雨色彩1.doc
- 春季常见传染病与预防措施.doc
- 材料价格组成参考.ppt
- 扳手规格与使用.ppt
- 江苏省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考前必读时评文章16篇.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押题预测:中国精神.docx
- 2025届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中考生物最后冲刺卷含解析.doc
-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重点中学2025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2025届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县2025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 迪卡侬环境要求详解.pptx
- DB32_T 4502-2023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评价规范.pdf
- DB32_T 4489-2023 市场监管行政审批远程评审工作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