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地自行车后悬架机构优化设计方法
第44卷第10期 工 V01.44
机 械 程 学 报 No.10
200
8年10月 OFMECHANICAL Oct. 2008
CHINESEJOURNAL ENG烈EERnNG
DoI:10.3901/JME.2008.10.283
山地自行车后悬架机构优化设计方法木
项忠霞 卜研刘晗黄田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分析山地自行车后悬架主要类型,将其归纳为单铰结构、摇臂驱动四杆机构和连杆驱动四杆机构三类。在归纳现有山
地自行车后悬架机构图谱的基础上,建立减振器所受轴向力与后轮轴所受垂直力之比与后轮轴角位移的映射关系,探讨这种
关系对骑行振动舒适性及操控性的影响。以典型样车为例,比较不同形式后悬架机构力比映射特性的差异,得到四杆机构后
悬架刚度小于单铰结构后悬架刚度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找出影响后悬架系统性能的设计参数为:连架杆长度、连
杆长度和减振器与车架连接的位置,并以这些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实际结构空间限制为约束条件,以设定的力比曲线为优化
目标,通过典型实例优化后悬架系统的设计参数,给出一种后悬架机构尺度综合方法。
关键词:山地自行车后悬架机构力比曲线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Hll2
Mountain
Methodfor BikeRear
OptimalDesign Suspension
XIANG BUYanLIUHan Tian
Zhongxia HUANG
ofMechanical
(School 300072)
Engineering,TianjinUniversity,Tianjin
Abstract:Almostallkindsofrear three
ofmountainbikesare andclassifiedinto
suspensionsystems analyzed
rocker-arni drivenfour-barmechanismand roddrivenfour-barmechanism.Basedonthereal
configuration,rocker—arnl connecting
mechanismofmountain isbuiltbetweentheratiooftheaxial
drawing bike(MTB)inexistence,the
suspension mappingrelationship
absorber rear
forceoftheshock totheverticalforceofthe axleandthe oftherear itsinfluenceonthe
angledisplacementaxle,and
vibrationcomfortand isfurther the MTBas di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