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_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剖析
二、防护林规划 (一)水土保持林规划 分水岭防护林 护坡林 沟谷防护林 一般沿梁峁分水岭布置,要选择耐旱耐寒、抗风力强和耐瘠薄的深根性树种。林带宽为15-20米,乔灌木混交,林带中间栽乔木,株行距一般为1.5米×1.5 米,两边各植2-3行灌木,株行距为1×1米。 一般上部栽灌木,密度要大,株行距为1米×1米;中部栽植洋槐、白榆和臭椿等,株行距可为1.5米×1.5米。坡下部栽植杨树和柳树等喜湿性树种,株行距为2米×2 米或2米×3米。 一般在支沟和毛沟的上游全面造林,在支沟和毛沟的中游每隔一定距离营造片状林。靠集水线种植灌木,两旁栽乔木。沟谷防护林应选择根系发达和萌发力强的乔灌木树种,沟谷防护林的行距为1-2米,灌木株距为0.3-0.5米,乔木株距为1.5-2米。 (二)防风固沙林规划 布置在保护地区的迎风坡边缘地带,沿沙漠交界线连接保护带。在绿洲边缘营造固沙林带,防止沙丘前移。在绿洲内部营造农田防护林,减弱风速,防止土壤侵蚀。对绿洲内部的沙丘,要环沙造林,逐渐变沙丘为林地。 林带的方向与主要风沙流向垂直,林带的宽度根据防护的位置来确定。 造林时可以先在水边造,后在沙湾造,再在沙丘造。沙丘造林也要先下部后上部,先背风坡后迎风坡。 (三)固沙护岸林规划 护岸林 固滩林 一般布置在岸边,堤坝的两侧,宽度视具体情况而定,树种可以选用杨树、柳树和紫穗槐等。 一种是全部的滩地都造林。另一种是沿滩排列成雁翅形的带状造林,林带与水流方向成30-45°的斜角,林带植树3-5行,两带之间相距约10-20米,林带的长度根据滩地的宽度和可以淹没的范围来确定。固滩林的树种可以乔木和灌木相结合,也可单纯采用灌木。乔木以旱柳为主,灌木可用杞柳和紫穗槐等。 第七节畜牧业生产规划(自学与讨论) 畜牧业生产规划的原则和内容 畜牧业内部结构 畜牧业生产规划指标的确定 实现畜牧业规划的措施 一、畜牧业生产规划的原则和内容 (一)畜牧业规划的任务 按照农村综合发展规划的要求,从本区域资源特点出发,合理安排畜牧业发展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用地,协调畜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以及畜牧业内部的主要比例关系。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规划期畜禽饲养合理规模、产品产量及发展速度,使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畜牧业生产规划的原则 根据生产目的合理配置畜禽种类 以草定畜,以料定畜 贯彻农、林、牧相结合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三)畜牧业生产规划的内容 畜牧业资源评价和畜牧业生产现状、生产潜力 规划期内畜牧业主要发展方向和畜牧业内、外部主要比例关系 畜禽产品需要量规划 畜禽产品生产量规划 饲料规划 实施规划的步骤和主要措施 畜禽产品生产量规划 畜(禽)群规划 养畜定额 畜产品的产量规划 (包括畜禽饲养过程中获得的产品和畜禽屠宰后获得的产品 )。 畜产品的产值 二、畜牧业内部结构 1 农区畜牧业和草原畜牧业 畜牧业 草原畜牧业 半农半牧区 农区畜牧业 利用天然牧草资源 ,主要分布于“三北”和西南十个省、自治区。以饲养牛、马、羊等草食畜为主。 利用农副产品和种植饲料、饲草,分布于东南部地区 ,以饲养料食的畜禽和草食大牲畜为主, 处于牧区、农区的结合部,宜牧则牧,宜养则养。 2 草食畜禽和料食畜禽的关系 草食畜禽和料食畜禽比例关系主要反映在牛羊和猪只的比例关系上。规划中的畜种比例安排主要取决于本县饲草、饲料的结构及质量,以及市场对畜产品品种需求的变动,不同畜禽品种的经济收益水平和当地传统饲养习惯等因素。 农区要根据饲料粮的供给状况,抓好生猪生产,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瘦肉型猪,努力提高出栏率和出肉率。城市郊区和工矿企业集中区可多发展一些奶牛、蛋禽;牧区以牛、羊为主。 3 畜群结构 指母畜、种畜、后备幼畜、产品畜的配置比例。 根据畜禽不同生理特点,确定合理的畜群结构,可以在消耗同等饲草(料)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畜产品,从而大大提高饲料的报酬水平。 4 畜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当地畜牧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整个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是否达到了最佳; 一个较长时期内,畜牧业生产是否能够得到稳定、持续地发展; 畜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是否协调。 三、畜牧业生产规划指标的确定(一)畜产品需要量的规划 1 规划期当地居民生活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要量 对某种畜产品的需要量=规划期全县总人口×人均消费量 2 当地生产对役畜和粪肥的需要量 役畜的需要量根据各地机械化的程度具体来考虑,尤其是机畜并存的地区。 粪肥需要量=耕地面积×单位面积施粪肥量+林果面积×单位面积施粪肥量 3 国家对畜产品的需要量 规划期内某种畜产品的调出量取决于国家对该种产品的需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