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硅基介孔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介孔材料的定义 介孔材料的分类 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硅基介孔材料的应用 存在问题与展望 多孔材料的分类 多孔材料:固相与大量孔隙共同构成的多相材料 定义:以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为模板,利用溶胶-凝胶(sol-gel)、乳化(emulsion)、微乳化(microemulsion)等化学过程,通过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界面作用组装生成的一类孔径在2.O-50nm之间、孔径分布窄且具有规则孔道结构的无机多孔固体材料。 硅基材料的发现 1990年,日本早稲田大学黒田一幸教授。最初的目的是制备层柱状分子筛,使用不同链长的烷基三甲基铵将水硅钠石的层撑开(65℃反应一周),结果发现在于有机铵交换的过程中,氧化硅层聚合生成三维具有“微孔”的氧化硅骨架,表面积约为900m2/g。MCM-41发表后,重复,几乎没有差别。 他们与一个可以堪称为伟大的发明(或发现)失之交臂。 Mobil公司的科学家们于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了有序介孔材料,早在1990年初就开始申请一系列专利,在他们最初的几个美国专利被标准之后(为公司确保其可能的商业价值),1992年下半年,科学家Kresge,Beck 等人在Nature上发表了他们著名的论文《液晶机理合成有序的介孔分子筛》 成功地合成出孔径在1.5~10 nm 范围内可变调的新型M41S 系列氧化硅高度有序的介孔材料,从而将沸石分子筛的规则孔径从微孔范围拓展到介孔领域。 按照化学组成分类,介孔材料一般可分为硅系和非硅系两大类 硅基介孔材料孔径分布狭窄,孔道结构规则,并且技术成熟,研究颇多。硅系材料可用催化,分离提纯,药物包埋缓释,气体传感等领域。硅基材料又可根据纯硅和掺杂其他元素而分为两类。进而可根据掺杂元素种类及不同的元素个数不同进行细化分类。 非硅系介孔材料主要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磷酸盐和硫化物等。由于它们一般存在着可变价态,有可能为介孔材料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展示硅基介孔材料所不能及的应用前景。 有序介孔硅材料的合成过程示意图 Functionalization of surface of mesopores by (a) post-synthesis grafting and (b) direct co-condensation methods using organoalkoxysilane (1)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CM-41 impregnated with amine for CO2 removal CO2作为温室效应气体的主要成分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的主要气体,在天然气和石油行业中,CO2的存在是腐蚀管道的重大隐患。 本文通过一定的方法合成出MEA(乙醇胺)-MCM-41和DEA(二乙醇胺)-MCM-41两种介孔材料,通过实验证明对CO2的吸附效果很好,而且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实验发现25wt%的MEA-MCM-41的循环利用效果十分出色。 (2)Adsorption of toxic metal ion Cr(VI) from aqueous state by TiO2-MCM-41 (3)新型功能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对铅离子 吸附性能研究 (4)介孔分子筛的表面修饰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 吸附性能研究 4.1.1 修饰前后的MCM-41对Cu2+/Pb2+的吸附效率对比 4.1.2 pH值对Cu2+/Pb2+吸附性能的影响 4.1.3 吸附时间对Cu2+/Pb2+吸附性能的影响 4.1.4 温度对Cu2+/Pb2+吸附效率的影响 4.1.5 初始浓度对Cu2+/Pb2+吸附效率的影响 4.1.6 pH值对吸附剂表面基团流失量的影响 4.1.7 吸附热力学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离子液体替代表面活性剂 2,杂原子分子筛 3,硅系到非硅系 4,改进合成技术,新结构,新材料 Page ? * Page ? * Page ? * * * 孔径小于2nm 孔径在2~50nm之间 孔径大于50nm 微孔材料 介孔材料 大孔材料 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的(IUPAC)定义 对光电性能改变 机械性能的改变 机械波及机械振动的 传播性能的改变 吸附性能的改变 选择渗透性 特性 比表面积大 介孔孔径均一可调 骨架结构稳定,易于掺杂其他组分 颗粒外形丰富多彩 内表面易于修饰 水、热稳定性较好 1000m2·g-1 Diagram HMS系列 MSU系列 1 2 3 FDU系列 4 5 6 SBA系列 M41S系列 ZSM系列 Mobil公司合成的M41s系列,包括MCM-41,MCM-48,MCM-50; 密歇根州立大学Pinnavaia 课题组合成 密歇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