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 10 9 Sep. ,20 10
年 月 河北学刊
30 5 Hebei Academic Journal Vol. 30 No. 5
第 卷第 期
*
“ ” ( )
唐宋变革 论的由来与发展 下
李华瑞
( , 100048)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
[ ] , 。
摘 要 对于唐宋之际中国历史发生的巨大变化 中国历史学者和域外中国史学者的认识有两条不尽相同的主线索
20 ; 20
一是自南宋以来迄 世纪中国本土学者对唐宋之际或之间社会变动的认识 一是 世纪初叶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宋
“ ” 。 21 。
代是中国近世的开始而后衍化成为 唐宋变革 论 这两条线索在 世纪之前呈现各自发展的态势 从范式的角度而
, “ ” , 、 , ,
言 日本学术界的 唐宋变革 论经过几代人的建构 有较为严格的分期标准 变革范围和时期 变革走向和影响 从而形
, 。 “ ”
成对唐宋以后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基本估价的理论体系 亦即一种特定的史观 美国学术界对日本 唐宋变革 论的修正
。 “ ” ,
大致也可作如是观 日本学术界的 唐宋变革 论对认识中国唐宋以后历史发展脉络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与中国历史的
。 ,
实际发展道路存在着相当大的偏差 中国学术界对唐宋变革尽管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范式 但中国学者从自身所处时
“ ” , 。
代反省唐宋变革而塑造的 近世 形象的思考方式 更值得重视
[ ] ; ; ; ;
关键词 唐宋 变革 近世 分期 文化模式
[ ]K03 [ ]A [ ]1003 - 707 1 (2010)05 - 0067 - 11 [ ]2010 - 06 - 08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判的矛头就指向了这些学生。 《
前田直典的 在东亚的
、 “ ”
三 对 唐宋变革 论
》(1948) 。
古代终结 是这类批判的先锋 前田把
文档评论(0)